关于本刊

这是猫鱼周刊的第 15 期,本系列每周日更新,主要内容为每周收集内容的分享,同时发布在

博客:阿猫的博客-猫鱼周刊

RSS:猫鱼周刊

邮件订阅:猫鱼周刊

微信公众号:猫兄的和谐号列车

Discord:猫兄的和谐号高铁

私信:[email protected]

文章

拯救 flipper

原文链接

Flipper Zero 是一个极客用的多用途工具,长得非常像小孩子的玩具。本质上它就是一块 MCU 加上一块屏幕,几个按钮,以及各种射频硬件和接口。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由于它开放的特性,加上拥有齐全的硬件,使得它可以作为偷车的工具(通过复制车辆钥匙的信号等方式,不多赘述)。加拿大政府因此决定禁止此类工具,包括 Flipper Zero,在加拿大市场上售卖。

回到文章,有一群人认为此举对底层的技术有误解,纵容了生产商设计不安全的产品,影响了安全相关研究以及会产生司法资源的浪费。目前已经有很多人签名请愿。

技术中立原则(technological neutrality),又名菜刀理论,指科学技术或者工具的发明者或销售者,无法控制科技或工具的使用者如何使用该项科技工具,所以他们也不应为意料之外的工具用途来负责。

技术中立原则由索尼与环球电影制片公司在 1984 年的诉讼中引入。简单而言,索尼开发了一款录像机,可以改变观看的时间,快进快退,以及复制节目进行永久保存。环球电影认为此举属于侵权。最终判索尼罪名不成立,详情可以看维基百科

2016 年快播案中,被告律师也曾提及技术中立原则,快播 CEO 王欣表示快播本身并不提供播放资源,快播的本意并不在传播淫秽视频,传播者是上传视频者,而公司也有相应的监管措施。最终认定该行为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王欣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 6 个月,并处罚金 100 万元。

满月时表现完全不同的代码

原文链接

一个周期性性能下降的 bug,表现是应用周期性地出现性能恶化。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排查发现,在 Windows 95 以及一些 POSIX 平台上,一些以毫秒为单位的时间值使用 32 位表示,因此大约只支持 49.7 天。线程池中一个地方使用了这些 32 位的值,因此每隔固定的一段时间就会因为 bug 出现性能问题。

基于时间的 bug 其实很难排查,甚至通过测试也没法测出来。通过增加单测,mock 时间,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这个例子中的可能真的无从下手。

长期运行树莓派的一些考虑

原文链接

虽然树莓派是玩具级别的硬件,但是作者通过优化 wifi 连接、SD 卡读写等等方式,发展出了一套”高可用“树莓派指南。

项目

readysettech/readyset

readysettech/readyset - GitHubreadysettech/readyset - GitHub

一个 MySQL 和 Postgres 的中间件,应用无感知地进行查询缓存。一般来说,对性能关键的查询,都会在应用里做一层查询缓存。这个项目把这个从应用代码里解耦出来,通过代理 SQL 请求来实现缓存。

看起来挺厉害的,但是我感觉增加了部署中的复杂度,也增加了薄弱点。非要选用的话,可能需要自己实现一下访问 readyset 失败时降级到访问数据库的逻辑。

google/magika

google/magika - GitHubgoogle/magika - GitHub

判断文件类型有什么方法?一般来说,通过判断文件名后缀,判断文件 MIME 信息,判断文件头的 magic number,这几种方式就能判断出文件真实的类型。但很显然,要绕过这些检测也非常简单,伪造一下对应检测的信息,再把别的内容隐藏在中间就好了。这也是文件类型检测面临的一个网络安全挑战。

谷歌这个团队提出,通过提取文件首尾和中间的一些字节进行深度学习,分类出文件的类型。这个模型达到了 99%+的准确率和召回率,推理的过程也非常快。

我猜测这个方式可行的原因是,文件的组成是有标准的,例如 mp4,因此数据封装的格式是有规律/特征的。通过这个特征来判断,能够有效地区分出文件的格式。如果区分不出来,那就判断文件内容是否人类可读(human readable),如果是,那就是纯文本,否则就是二进制文件。

工具/网站

Lorem RSS

网站链接

一个用来测试 RSS 的网站,可以设置指定的间隔刷新。

最后

GitHub TOP 5k 项目的贡献者可领取价值 $200 空投,建议大家到 https://provisions.starknet.io 看一下自己是否符合资格领取,到手可以参考这篇帖子卖出换成法币。我自己是领到了 111.1 的大保底,加上卖的比较早,价值大概 230 刀。

同时由于这个事件,近期针对 GitHub 账号的骗局也比较多。由于符合资格者的 ID 相当于是公开了,产生了很多有针对性地骗账号场景(尤其是分配了价值几千美元的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