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第一期
Bom dia meus amigos,
Saudações de Lisboa!
您正在阅读的《壹苇可航》电子报 2025 年第 1 期(总第 95 期)。
以下是本期正文。
一、重读《牛棚杂忆》
「文化大革命」这场长达十年的浩劫,给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那段黑暗岁月里,众多饱学之士或选择以死明志,或遭受迫害而离世。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投湖自尽,著名翻译家傅雷与夫人自缢身亡,历史学家翦伯赞夫妇服毒而死,《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则在狱中惨死。然而,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在磨难中咬牙坚持,最终得以幸存。
东方学泰斗季羡林先生的经历,便是这段历史的缩影。1967 年 11 月 30 日,红卫兵以莫须有的罪名,对他进行了抄家。过程中发现了所谓的反动信件、菜刀和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照片,更是坐实了「罪证」。此后,几乎日日遭受批斗,游街示众时还要忍受围观群众的侮辱,甚至被吐痰、投掷石块。在《牛棚杂忆》中,季先生坦言曾萌生轻生之念:
我曾经准备了安眠药,想找一个地方自己了结……但就在那天,一个造反派头子把我叫醒,没想到连死都难以实现。从这一天之后,一切日子都是多余的。
1968 年,季羡林被迫接受所谓的「劳动改造」,继而被关进「牛棚」(当时对知识分子的集中关押场所)。他以极具讽刺意味的笔触描绘牛棚生活:
我总觉得自己像一只被关进笼子里的猴子,被人随时拿来耍弄。
面对无休止的批斗,季先生逐渐练就了一身「铁骨」。他以自嘲的口吻写道:
我现在在被批斗方面好比在太上老君八卦炉中锻炼过的孙大圣,大世面见得多了,小小不然的我还真看不上眼。这次批斗规模不大,口号声不够响,也没有拳打脚踢,只坐了半个小时喷气式。对我来说,这简直只能算是一个「小品」,很不过瘾,我颇有失望之感。
直到 1970 年春节才得以重返北京大学,却只能担任门房的工作。但即便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他仍然没有放弃学术追求。在这期间,他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学术工作——翻译印度古典史诗《摩诃衍那》。这部长达八万行的鸿篇巨制,耗费了整整五年光阴。他后来回忆到:
我心灵深处那一点微弱但极诱人的光芒,支撑着我克服了无数困难。
文革并未远去,历史也常常循环往复。重读《牛棚杂忆》,其中许多片段依旧能在当下找到若隐若现的影子:
现在人们有时候骂人为「畜生」,我觉得这是对畜生的污蔑。畜生吃人,因为它饿。它不会说谎,不会耍刁,决不会先讲上一大篇必须吃人的道理,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然后才张嘴吃人。而人则不然。
当我们了解了文革的荒诞,了解了人性之恶,更应该保持警醒,避免它以任何面目重演。然而时代一旦陷入极端思潮,往往会衍生出「运动化」的力量,悄然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倘若我们对公共言论之中出现的不宽容与片面化視而不见,便难以保证类似的浩劫不会再度降临。当下社会仍有人高喊着「捍卫」某些绝对正确的口号,这是大众狂热与偏执再度浮现的潜在信号。
一个社会要真正迈向成熟与理性,必须痛定思痛地总结过往,以公开且坦诚的对话来正视曾经的伤痛,同时不断反省如何守护良知与自由。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在极端风潮卷土重来时才追悔莫及。历史或已远逝,但那阴影仍在眼前;真正值得警醒与启迪的,是我们如何秉持独立思考精神,守护基本人性,防止悲剧重演。
二、观点与视角
日前有读者与我交流笔记心得时,问我什么是「观点」和「视角」,应该如何区分。这两个词确实经常被交替使用,看似指向相同的概念,但深入思考后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观点」可以比喻为站在高处挥舞旗帜的人,鲜明地展示着对事物的态度和判断。它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是我们基于个人经验和信念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基本立场。例如,当我们说「我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时,便是在表达一个观点。
发现了吗?观点的精髓在于「我」的判断。它往往直接而明确,可以用赞同、反对、支持或质疑等词语来概括。我们的信念体系、价值取向以及人生阅历共同塑造了观点的形成。
相比聚焦于个人判断的「观点」,「视角」更像是一幅展开的全景画卷。它不仅包含个人见解,更涵盖了观察和理解事物的独特方式。视角的形成受到更广泛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背景、教育水平、社会角色,乃至时代背景等。
也因此,视角赋予我们更宏观的观察维度,使我们能够从多个层面审视事物,把握其间的复杂关联。例如,在解读社会现象时,我们可能会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重视角进行分析。每个视角都提供了特定的观察工具和分析框架,帮助我们构建更全面的认知图景。再例如,看待同一场战争,历史学家可能会关注其政治和经济根源,社会学家可能会研究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心理学家则可能探讨战争对个体心理造成的创伤。
那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关键在于把握其核心差异:观点侧重于个人的具体想法和判断,如画布上的一抹色彩;视角则是一个更宽广的认知框架,如画布的整体构图。观点往往直接明确,易于感知和表达;视角则包含更丰富的背景和语境,需要更深入的探索。
更重要的是,同一个视角之下可以产生不同的观点。比如,在「自由市场经济」的视角下,有人可能认为政府应该最大程度地减少干预,而另一些人可能认为政府需要适度监管以避免市场失灵。这说明了视角为观点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但具体的观点则会因个体的解读和侧重而有所不同。反之,一个观点往往受限于特定的视角。
将这种区分应用于笔记写作,能显著提升笔记的质量。记录观点时,我们可以直接表达看法和立场,如「此文存在逻辑漏洞」。这样的记录清晰直观,便于日后回顾和定位。而记录视角则需要更深层的思考和描述,包括观察事物的背景、个人经历和思考历程,以呈现独特的认知视角。如「站在 xx 的角度,这篇文章的逻辑漏洞在于……;但是如果仅从 yy 的角度来看,则不构成逻辑漏洞」。
私以为,一篇优质的笔记应当兼具观点的清晰性和视角的深度。既要明确表达个人见解,也要展现支撑这些观点的思考框架和背景。通过展现视角,能更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关联,使观点更具说服力和价值。
三、新一年的信息消费
在过去一年里,我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显著转变。最明显的变化是减少了对原始新闻的直接阅读,转而通过订阅彭博社和 Semafor 的高质量 newsletter 来获取精选资讯。此外,虽然保留了 RSS 这一传统的信息接收渠道,但 newsletter 也在我的信息消费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这种转变带来了明显的优势:信息密度更高,内容更加精炼。根据个人观察,传统的博客文章往往专注于特定主题的深度探讨,而 newsletter 则倾向于提供更广泛的视角和多元的观点,这让我能够接触到更丰富多样的内容。
然而,这种信息获取方式也存在显而易见的局限性。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导致信息吸收过于表面化,难以深入了解某个具体话题。因此,今年我需要在追求信息广度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深度探索。
为了平衡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我计划从两个方向改进:
- 对于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主动寻找并阅读相关专业书籍,以加深对话题的系统性理解;
- 精简 RSS 和 Newsletter 的订阅数量,将更多时间投入到阅读 The Atlantic、The New Yorker、The Economist 等高质量杂志的深度报道和分析文章中。
我想,这种调整不仅是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也是对 FOMO 的一种拒绝。因为真正重要的是构建一个既能保持与时俱进,又能沉淀思考的信息消费习惯。即通过自己的笔记系统,将日常获取的碎片化信息与深度阅读相结合,通过定期复盘和思考,将信息真正转化为知识。同时,也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空白时间,让思考和创造有生长的空间。
四、生活在别处
- 12.31。第一次在欧洲跨年,有点兴奋。我们的公寓恰好毗邻一个重要的新年庆典场地,我们决定不去 Baixa 凑热闹了,直接在家门口庆祝新年的到来。23:30 左右踏出家门时,海边已经聚集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年轻人在放着二踢脚,噼里啪啦的声响惊得附近居民带来跨年的猫狗们四处躲藏。当时钟指向 2025 年 1 月 1 日 00:00:00 的那一刻,绚丽的烟花准时绽放在夜空中,照亮了整个海岸线。新的一年就这样在璀璨的烟火中拉开帷幕 —— Feliz Ano Novo!
- 01.01。2025 年的第一天,只是在海边散了一会儿步。和泽泽一起聊了聊新年的愿望,和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小煲了一会儿粥。
- 01.03。开始翻译南传《法句经》。虽然民国时期已经有了汉译本,但还是想根据英译本,再比照巴利语的版本重新翻译成现代中文。有了 AI,简单了许多。
- 01.04。圣诞和新年假期快要结束了,是时候收心开始回归到葡语的学习。结果发现,生活中常用的单词、短语、句法已经很熟悉了,那些没怎么用过的,完全忘记了。果然语言还是需要使用才行。
- 01.07。藏区发生了地震,很是揪心。想找一些报道,怎么说呢,已经不能称之为新闻了,是作秀。
- 01.08。看法语电视剧《明天属于我们》 Jack 和 Rayane 的时间线。拉丁语系真的是相通啊,好多词的发音和葡语很像。
- 01.09。听到了一些风声,怎么说呢,越是不愿意听真话,就越听不到真话。
- 01.10。最近的一个体验,在搜索引擎或 AI 中使用繁体中文,要比简体中文获得的信息质量和可信度更高。信息污染也比简中低很多。
- 01.11。终于坐了差不多 40 分钟的公交车,翻山越岭的去了趟宜家。以前没事儿干的时候,最喜欢和泽泽一起逛山姆店和宜家,这一次也算是重温旧梦了。和国内的陈设、布局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些葡萄牙本地的特色产品,比如软木制品。
- 01.12。连着下了三四天雨,终于天晴了,赶紧把衣服重新洗了拿去晒。泽泽也终于告诉我下次买洗衣液,一定要买天然酵素的。用天然酵素的洗衣液是我多年的习惯,价格虽然贵了一些,但就算是阴干的衣服不会有味道,而且也不伤衣。
END
顺颂时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