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Weekly Spark, a paid newsletter full of timeless ideas and insights you can use in life and work.
🔍 Insights
自《判断力批判》问世以来,「审美的本质是无利害、无功利的」这一观点获得广泛认同。康德主张,纯粹的审美判断源于一种超脱的观赏愉悦,这种愉悦不受实际利益、道德评判或认知目的的束缚。以欣赏一朵花为例:当我们沉浸于花朵的美感时,既不会权衡其实用价值,也不会考量其食用价值,更不会探究其可能蕴含的道德寓意。我们单纯地为其固有之美而心生愉悦。这种审美体验在理论层面上应当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
然而,在这种看似纯粹的审美判断背后,是否暗藏着权力结构与文化资本的运作?换言之,我们的审美取向是否实为后天塑造的产物,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关于美丑标准的社会建构?
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指出,审美偏好与评价往往并非真的超然于社会关系与权力结构之外。在他的文化资本理论框架中,个体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判断会受到社会背景、教育经历、所处阶层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个体的「文化资本」,包括对艺术、时尚、文学等各类文化形式的理解、品味与鉴赏力。正因为不同阶层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地位有别,其所积累的文化资本也有所差异,从而在审美领域里形成了某种无形的等级秩序。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这对成语生动地揭示了审美趣味中的阶层分野。历史上,统治阶级和精英群体往往掌握着文化话语权,他们不仅定义何为「高雅」文化,更将其树立为合法且正统的审美标准。与此同时,其他社会阶层的审美表达则被贴上「三俗」或「不入流」的标签。这种文化分类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权力运作的体现。
教育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系统性地传授特定的艺术史知识、理论框架和鉴赏方法,教育机构有意无意地强化了文化资本的不均衡分配。那些接受过相关教育的群体,自然更容易理解和欣赏所谓的「高雅」艺术,从而在文化品味上获得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了社会分层,加深了文化鸿沟。
然而,艺术作品的审美解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深深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和权力关系之中。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意识的演变,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也在不断更新。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艺术作品,在当代视角的审视下,可能会显露出此前被忽视的问题性内容,如性别偏见、种族歧视或其他形式的权力不平等。
审美的核心理念或许追求无功利的纯粹性,但审美实践与评价却从未在社会真空中孤立存在。权力关系与文化资本犹如无形的背景布景与潜在规则,它们虽不直接定义审美愉悦的本质,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欣赏的对象、方式与动机。这种辩证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审美活动的复杂性,也能促使我们以更批判的视角审视自身的审美体验。归根结底,美学研究不仅仅是对美的探讨,更是一种提升思辨能力的过程——它引导我们透过表象看本质,在审美现象背后发现更深层的社会文化规律,从而达到知性的启迪与智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