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2019年,上海静安寺

我和许多人一样,最早接触“企业基因论”是在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当时觉得很有新意,很有启发。不料许多年过去,“企业基因论”最近成了争论的热门话题。

我一向以为,有不同观点无所谓,能摆事实讲道理,公开拿出来讨论就是好的。高质量的讨论能有效提高信息的质量,对许多问题是如此,对“企业基因论”也是如此。可惜的是,目前似乎还缺乏高质量的讨论,所以我在这里说说自己的看法,权当抛砖引玉。

我观察到的一个显著现象是,吴军老师阐述的“基因论”似乎已经发生了变化。

最早在《浪潮之巅》第十四章里,吴军老师说的“企业基因论”是这样的:

我和李开复以及许多优秀的管理者探讨过为什么一个公司进入成熟期以后,很难在新的领域获得成功。最后的结论是,一个在某个领域特别成功的大公司一定已经被优化得非常适应这个市场,它的文化、做事方式、商业模式、市场定位等等已经非常适应,甚至过分适应自己传统的市场。这使得该公司获得成功的内在因素会渐渐地、深深地植入该公司,可以讲是这个公司的基因。

《浪潮之巅》第14章

如今在刘润与吴军老师的对谈里,“企业基因论”的解释是这样的:

(基因论)指的是,任何一个组织在形成过程中,都会受到早期创始人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持续的时间还很长。

比如,美国建国距今已经200多年了,今天你去到波士顿地区,还是能够感受到当时来自于英国清教徒移民的文化,这几乎很难被其他文化所融合和改变。

公司的发展其实也同样,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创始人意识形态所限制的。

刘润,公众号:刘润 刘润对谈吴军:给腾讯和所有上进企业的4点建议

可以看到,之前的“企业基因”,指的是“(企业在适应自己市场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做事方式、商业模式、市场定位等等内在因素”。后面的“企业基因”,指的是“长时间影响着企业的创始人的意识形态”。

两者或许有关联,但显然不能重合,因为区别很明显。否则,吴军老师在举美国的例子时,就不应当强调“波士顿地区的文化”,而应当强调“美国的文化”。

许多人都知道,早期清教徒移民和美国的关系很紧密。那么,为什么寻找清教徒移民文化要去波士顿地区,而不是看美国的文化?这或许恰恰说明了,随着组织的扩大和发展,创始人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可能减弱的,其它因素的影响是可能加强的。或者说,即便创始人的意识形态有长期影响,其影响范围可能也是有限的。

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吴军老师自己的解释与外界之前的若干解读并不一致。

比如有许多人把“基因”理解为企业运转的惯性(实际上我以为“惯性”更合适一些)。显然,没有人相信惯性只能来自第一推动,来自于创始人。在企业运行的过程当中,外力当然可以产生新的惯性,甚至累积下来成为深层次影响因素,因此大概也染上了“基因”的色彩。如今美国的某些“文化基因”(如果与“企业基因”有可比性的话),大概并非来自早期创始人。

所以,如果“基因”限定为创始人的意识形态,那么“基因”与“惯性”就是两个概念。而且惯性往往是可以观测到的,而“企业基因”不能像人类基因那样,通过科学检测来得到客观结果,所以也有人说“(企业)基因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

再比如,有不少人去考证“企业基因”的出处,并给出了各种说法。一篇流传广泛的文章就声称:

基因决定论在概念上并非吴军首创,而是嫁接了美国进化生物学家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创作的一部遗传学著作《基因论》(The Theory of the Gene)里面的概念。这部1928年首次出版医学巨作,对已经发现的所有重要遗传学现象,都用基因学做了解释。

虎啸商业评论,公众号:虎啸商业评论 基因论是歧视?先天不足不重要,贵在“知耻后勇”

看起来有年代有人名有原文,应当靠谱。可惜,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吴军老师的确认,吴军老师自己说的是:

基因这个词儿用在企业界其实更晚一些,它 最早 是有完整理论的,翻译过来叫做“创始人的作用”,这个理论在1942年左右就被提出来了。

刘润,公众号:刘润 刘润对谈吴军:给腾讯和所有上进企业的4点建议

由此可见,即便有“考证”,解读也不见得靠谱。实际上这是个普遍困境,即在高质量文本不够丰富的环境下,很难认真细致地进行高质量的讨论。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博弈论。到今天,博弈论已经有相当多的讨论,大家对其来龙去脉都有了解,对如何应用博弈论也有公认的标准,所以我们很容易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可以使用博弈论,某个问题上的博弈论分析到底对不对。

但是“基因论”不是如此,到如今对其理论起源、适用范围还存在认识分歧。我们很难以一套公认、成型的方法论来分析,某业务失败的原因在于基因的决定,某业务成功的原因在于摆脱了基因的制约。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钉钉。之前钉钉刚出现时许多人说“阿里没有社交基因”,钉钉有起色之后又纷纷找出各种理由。结果就是许多人讽刺“企业基因论就是马后炮”,却没见几个“企业基因论”者细致分析钉钉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钉钉的典型应用场景是不是真正意义的“社交”等等问题。实际上,恰恰是这类问题,最有利于厘清我们对“企业基因论”的认识。也只有搞清楚这类问题,我们才有充分把握科学运用“企业基因论”,直面各种“不科学”的指责。

坦白说,我不赞同“企业基因论就是马后炮”,也很感谢吴军老师大力普及的“企业基因论”,因为它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提醒我们看到企业运行中影响深远而又难以察觉的潜在惯性,在深入新的领域时不能想当然,要做好足够的准备。

另一方面,为了让“基因论”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我也很期望出现高质量的讨论:怎样应用基因论就是对的,怎样应用基因论就是错的?怎样提前认出一个企业的基因?在面临变数时,如何评估基因带来的阻力……

讨论“基因论”的不少都是开发相关的人员,大家都清楚一些基本原则,比如设计模式这种东西绝对不能被拿来膜拜,妥善使用设计模式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清楚知道模式优劣、适用范围、应用成本。对于“企业基因论”,应当也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如果你去相关的英文文章,关于Corporation Gene或者Company Gene的搜索结果并不多,关于Founder Effect的结果比较多。有意思的是,其中不少文章的展开角度是“在初创期间,创始人如何营造健康的文化”,“对创业公司来说,创始人应当如何塑造公司的基因”,承认这种现象的同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以为,这样的讨论恰恰是相当有意义,也有价值的。

遗憾的是,众多的中文讨论都偏离了“对事不对人”的态度,也没有遵守“严格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规则。看不少作者的意思,除了“批倒”和“追捧”,就没有别的选择。我以为,这都无益于提高知识的质量——理想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1%的错误就由点及面,彻底否定剩下99%的价值,也不能因为创造了99%的价值就强词夺理,蛮横忽略对剩下1%的批评。

秉承“对事不对人”的态度,遵守“严格区分事实和观点”的原则,我以为吴军老师在解释企业发展史举的不少关于企业的例子,与我的认知并不一致。

之前我在《 这个世界会好吗?从“阿波罗”开放源代码说起》里写过《浪潮之巅》的某些问题。比如书中有这么一段:

(乔布斯回归苹果之后)既然苹果在微机领域已经不可能替代兼容机和微软的地位了,他干脆往高端发展;讲究性能、品味和时尚

《浪潮之巅》

“干脆往高端发展”的描述应当是草率的。因为许多本关于乔布斯的书里都写到,乔布斯自始至终坚持品味和时尚,始终认为PC很丑,缺乏美感,所以他希望用自己的理念来证明,电脑应当讲究品味和时尚。

在最新的文章里,吴军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

(微软)的Windows、office等系统,是面向企业用户的,在美国,他会数你的企业有多少张办公桌,一张办公桌收2到400美元,按桌收费。

因为要满足各种公司、上上下下的所有需求,所以他的Windows、office等系统,功能非常强大……

微软和苹果之间基因的区别,其实从创始人盖茨和乔布斯本人身上就能够看出一二。

盖茨从一开始,就想通过微机挑战IBM这个权威,他面向的是企业用户。而乔布斯,他一直强调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他面向的是个人用户。

刘润,公众号:刘润 刘润对谈吴军:给腾讯和所有上进企业的4点建议

看起来,这种判断也不同于关于微软和盖茨早期发展的许多资料。

以我所见,没有资料提到过盖茨“一开始就想过挑战IBM”。那个时代IBM只醉心于生产硬件,没有意识到软件是边际成本极低、利润极高的巨大市场,而盖茨敏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微软早期给IBM外包开发软件发家,由此开启了成功之路(实际上从“微软”这个命名上也可以看出,他们只想做软件)。

微软早期确实重视和大厂的关系,这是事实。但也需要考虑时代背景: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电脑根本无法使用,当时软件零售市场也没有发展起来,只能依赖大厂在PC出厂之前预装。

不过,这似乎并不能理解为“创始人一开始就从意识形态上重视toB”,因为这种toB和今天理解的toB不太一样(有许多游戏厂商都很重视预装,我们很难说它们也是“toB类企业”)。这也很难解释,为何Office早在1985年1月23日就发布了Mac版本的Office,而PC版本的Office要等到1990年11月19日才面世——要知道,1985年已经有了Windows 1.0。

说一千道一万,回到出发点,“企业基因论”确实提供了新鲜的视角,让我们注意“习焉不察”的方面,对企业转型有更多的认知,这点上要感谢吴军老师(还包括他贡献的许多洞见)。但是,如果对待“企业基因论”除了就只有“追捧”和“批倒”两种态度,缺乏高质量的辩驳和讨论(实际上“批判思维”的“批判”正是这个意思),恐怕大家都很难真正用好“企业基因论”。

更新: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了吴军老师最新的采访,他提到“首先你要有基因,大部分企业没有基因”。老实说,这刷新了我的认识,我一直以为既然叫“基因”,应当是大部分企业与生俱来就有的。不过无论如何,吴军老师认真提供了更细致的描述,方便我们更科学地运用“企业基因论”,总不是坏事。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意思,欢迎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订阅。

“余晟以为”虽是个人号,但只用心做原创,不虚张声势,不故弄玄虚,不带节奏,力求定期更新,只为和你一同探索世界,分享致中平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