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与现在的“学习焦虑症”相伴随的,还有“学习讲究症”。

什么是“学习讲究症”?用我的话说,就是还没开始学,就先纠结于学习的方法、教材、计划等等。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每天如潮水喷涌,永远有更好(至少是某些方面更好)的方法、教材、计划出现。每看到一点,“学习讲究症”患者的幸福感都会增加一分——遇到了更好的素材,同时焦虑感也会增加一分——如果早点开始,岂不是走了弯路?结果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大家都走上了“优生优育”的路子。此情此景,每每让我想起肯德基餐厅宣传白羽鸡“科学出栏”的流程。

但是,据我观察,“学习讲究症”更多只是情绪上的焦虑,而没有被实证所支持。回头想想我们自己的学习成长过程,看看身边那些优秀的人才,与全程“优生优育”的重合并不大。

我认识的朋友里,有人英语相当好,但没有什么九阴真经,只是靠着以前的一本本《疯狂英语》。似乎难以置信吧?如今很多人谈起《疯狂英语》,谈起李阳,只会想到成功学、家暴等等几个名词。要说学英语,比《疯狂英语》优秀的材料汗牛充栋。但是,有人真的通过《疯狂英语》学好了英语,而且比其它掌握“更优秀”素材的人学得好得多呢。

我还认识一位老大学生,也可以作为例子。如今我们谈起微积分,很多朋友都在批评同济版的教材不好懂,《普林斯顿微积分教材》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但是对以前的大学生来说,提到“微积分”就必然联想到吉米多维奇的习题集。这套源自苏联的教材,如今许多年轻朋友估计没听说过,或者听说过也觉得早已过时,毫无兴趣。但是我认识的这位朋友,就是把吉米多维奇的习题集都做了个遍,他对微积分的理解,远远超过如今很多抱怨“微积分教材太垃圾”的人。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例子都是“我有个朋友”,不够有说服力,那么来举个我的例子好了。

时常有些朋友问我,英语要怎么学才好,有什么诀窍,有什么高质量的参考书或者教材。这种问题我一开始还努力回答,后来才发现我一般回答不了,或者回答了也会让对方“大失所望”。

其实这种行为不难理解。前段和朋友谈起,中国的年轻人里,真正对英语有兴趣、有主动意愿学好的,其实并不多,很多人只是为形势所迫,不得已去学英语。即便“学好”了,也只是应付考试,不信你看看周围,有多少人每天会看英语资讯?既然如此,希望找到最省力最高效的学习方式,是自然而然的选择。没有找到之前,因为担心浪费而停一停,这也是情有可原。

所以我只能惭愧地回顾自己学英语的历程,方法比较土,效率确实低,参考价值有限。如果你有兴趣,就姑且听之吧。

中学刚刚学英语的时候,我对英语毫无兴趣,只是希望考分高一点。因为我母亲大学时的英文底子还没丢,所以每上完一节英语课,她都让我先背诵、再默写。那时候,语文课本都不用每一课背诵,英语课却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抠。就这样,整个中学六年,我的英语学得还不算差。代价是,因为没有机会和老外对话,也没有人矫正发音,很多发音完全是按照汉语拼音来的——长短元音只有长度的区别,这给后来练习口语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考上大学之后,父亲给我买了个不错的收音机,希望我用短波听听“地道”的英语。无奈大学宿舍里信号太差,根本收不到想听的节目。偶然有一天我听到收音机里放《赖世雄中级美国英语教程》,听了一堂课觉得还不错,于是坚持学下来,每周三个晚上各听半小时。代价是完全放弃了和舍友、同学去网吧包夜的机会,收益是对英语用法和英语文化有了很多了解。赖老师的课确实讲得好,只是形式比较传统,学习起来的幸福感和趣味感确实比不上如今很多人看美剧、听播客。

那时候市面上正好出版了一批计算机科学的影印教材。传说以前只有北大清华内部印刷内部使用,现在书店就可以买到了。于是我也买了几本,每天在自习室研读。现在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科学有很多经典教材,但当时哪能管得上那么多?阅读这些书让我有了种不一样的感觉,之前看英语都是为了做题,能做对就满意了,现在看英语是为了真正弄懂原文在说什么,懂不懂自己心理真的清楚。虽然一开始挺不适应,但慢慢也领悟到,只有这时候,英语才真正还原成为我们用来交流和认识世界的工具,不再有任何玄妙的味道。

再往后就是发现自己口语不好,简单的连读,无论怎么练习都做不好。直到遇到了《美语发音秘诀》,才直到必须彻底回炉,把每个发音从头练好。那时候每天早上都带着MP3出门,在小区旁的树林里练习发音,几个绕口令更是背得滚瓜烂熟。直到有一天,念英文专业的朋友跟我说:听起来有那么一点意思了。想想人家一上大学就有专门的材料练习发音,根本不用走那么多弯路,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欲哭无泪。不过,所幸还是纠正过来了。

最后一次看得见的进步来自工作中,因为身边的外国同事比较多,所以有意识地和他们聊天。一开始只是谈工作,后来可以谈生活、文化、历史等等各种话题。这才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英文表达肌肉”缺乏锻炼。不过也好办,只要把心一横,把面子放开,首先抛开英语去想想要聊什么,然后奔着这个目的去绞尽脑汁组织语言、留意其他人的表达,慢慢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回想学英语的这一路,没什么运气遭遇如今看来很不错的教材和方法,效率也不见得很高,但从最终效果似乎还差强人意。所以我常常觉得,在学习这回事上太过讲究是不行的,“优生优育”固然美妙,但也只是空中楼阁。只要你选的道路不是太差,就该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重要的是持续往前走。拿学英语来说,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就会有不错的收效,完全没有必要过分讲究:

  1. 坚持练习;

  2. 把英语当成认识世界的工具,学的是英文文章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文章本身;

  3. 有一群朋友共同练习,持续获得反馈;

  4. 持续用英语,在生活中找一些空当,真正拿英语去填补;

基于这些认识,当见到李笑来老师推荐的项目《天天用英语》时,我立刻就决定帮忙了。简单说来,《天天用英语》的游戏是这么玩的:

  1. 节目由李笑来老师总监制;

  2. 每天精选一篇高质量的外刊文章;

  3. 专门找人用地道英语读出来;

  4. 学员提前把第二天的文章读完或听完,囫囵吞枣也可以;

  5. 如果参加每天晚上9点的直播(时长1小时),主讲老师会带大家阅读昨天提供的文章,给出举一反三的精当讲解,最后给出之前准备好的资料(PDF和MP3);

  6. 没有赶上直播也不要紧,大家可以就文章的语言以及内容进行讨论,从文章的难度、用词的风格到相关的电影,无所不包;

  7. 每天的学习费用是1块钱;

按照简书上一位学习参与者的自述,整个产品结构是这样的(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这篇自述)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人人都能用英语”的公众号,选择“发现课程”即可。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关于学英语,你还有什么快乐或者痛苦的回忆,欢迎在下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