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写《 与一位留学生朋友聊天》只是想偷个懒,把一段聊天记录贴出来,没想到阅读量还挺高,甚至比我后面正经写的《 浅谈伦理学若干问题》要受欢迎多了。那么在这个周末,我再多啰嗦几句。

首先说说对话这种方式。

对话是一种很古老很古老的方式,最早的《论语》和《理想国》都是对话录,这是中学课本上就写着的。但我一直只把他们当知识点来对待,一直没想过如今仍然有效。

我改变关于“对话”的看法是在大学期间。那时候学校有很多讲座,各种主题,毫无禁忌,老师也完全不忌讳学生提各种问题,甚至是看起来很“脑残”的问题。所以一来二去,我就跟一些老师混熟了。之后,就顺理成章得到了“开小灶”的待遇——无非就是在学校专门指定的“教师接待学生提问时间”,或者是节假日里去跟各位老师单独聊天的机会。

然后我发现,聊天真是挺让人开心的事情。不管你有什么奇怪的问题,即便再傻再极端,都不会被直接扣上一顶帽子打入另册,而是在聊天中逐渐拓展边界、深化想法。哪怕最后的结论与之前完全相反,回头望去,也看得到一串弯弯绕绕的脚印,自有一种踏实在心里。再加上老师们一般都很谦和幽默,笑声不断,所以丝毫不感到枯燥和尴尬。

后来我在波利亚的《怎样解题》里看到,优秀的老师不应当满足于让学生得到答案,还要通过反复询问学生一系列问题,比如“你为什么有这个答案?”,“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答案的?”,“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波利亚告诉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训练方法论,这才是优秀的教师。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原来当年老师们给我“开小灶”时,笑眯眯地问“你为什么这么想呢?”,“你有没有想过这样…”,恰恰就是在实践波利亚的办法。只不过当时我完全没有“操练”的意识,只是在闲聊当中,潜移默化受到了影响。

当然,对话是奢侈的。因为它一般只能局限在两个人,因为对话是无法事先规划的,必须要根据对话的进展随时调整。我之前和这位留学生朋友聊,举了B站的“演员曹操”的例子,这其实是我“事到临头”,根据对他的了解而独家定制的方案,换一个人或者换一个时间点,都不一定合适。所以深度对话最多只能存在于少数几个人之间。如果有十几个、几十个人,几乎无法进行有效的深度对话。

而且我也知道,即便有时间,对话并不是任何人之间都合适的沟通方式。根据我的经验,对话最适合发生在两种场合,一种是双方志趣差不多,而且足够有兴趣,足够包容;另一种是一方对另一方完全信服,所以即便暂时有疑问,也不会怒目相向,而是更耐心继续听对方说下去,更愿意考虑是不是自己错了。

在这之外的大量场合,一旦出现分歧比较大的观点,常见的结局就是互相贴个标签,就此别过,甚至恶语相向也不罕见。这也在所难免,对成年人来说,被人询问“你觉得你的观点有什么问题没有?”,本能反应当然是难堪甚至愤怒。除非你能百分之一百二十地确信对方没有恶意。

所以,对话尽管是一种不错的交流方式。但并不一定永远合适,甚至有时候会有风险。所以它只适合特别熟的朋友之间。

我也发现,还有一个场合是适合对话的,那就是家长和小孩之间。我已经逐渐能做到和小朋友一直聊一直聊,聊一两个小时也不在话下。其实我们聊得都很简单,既没有预设目的,也没有现成剧本,无非是一小步一小步的问答,一小圈一小圈的延展。重点是他和我都愿意聊,也可以长时间聊得下去——以前在国内,托儿所的老师也说“很喜欢跟他聊天”。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我们可以这样从晚饭后一直聊到天黑

经历多了,我越来越觉得,聊天能力对小朋友而言是相当重要的。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只会哭闹,而是能清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被外人理解,才有可能获得其他人的帮助。如果真的遇到问题,更应该去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把前因后果串起来,既避免观点的极端化,也能避免情绪的剧烈波动。如果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根据自己的好恶钻到“对不对”和“好不好”的牛角尖里,其它都不管不顾,那生活多半不会幸福。

在当下,这种能力对生活太重要了,应该从小培养。毕竟在这个时代,有太多人在动“碎片化真相”的脑筋,整天琢磨用一个词、一个句子、一张截图就让其他人义愤填膺,成为自己能利用的工具。人不应该成为工具,尤其不应该在不自觉之间成为他人的工具。

其次说说对世界的理解。

如果我们要面对的是纯粹的客观世界,科学绝对是最重要也最值得信赖的工具。用我的话说,如果要精确描摹某处风景,拍照甚至3D建模当然是非常有效而且准确的方式。而且,我们也可以依据原理、公式、法则进行推导,从一处延伸到其它各处。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面对主观的世界。一旦进入主观的世界,就要意识到很难存在“公认的客观”,所以在主观的世界里用“如果…那么…”的逻辑来推导要尤其小心。

就像我说的,男性不能先声称“我不介意自己拍个暴露视频给女性看”,然后主张“女性也可以拍个暴露视频给我看嘛”,同样,因为“日本有人被性侵了然后写了本《日本之耻》还在中国出版”,就主张“被刘x东性侵的女生也可以去国外出一本《中国之耻》”,许多人也不会接受。

某种程度上,感受的世界里,“照镜子”并不是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唯一手段。如果一定要说“照镜子”,我们只能说这世界里有许多许多镜子,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一面镜子里的影像并不能平移到另一面镜子里,我们只有多照镜子,照各种镜子,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认识自己。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这是主观世界的样子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这大概是我们在主观世界中的样子

没错,在情绪、感受、文化的世界里,大概有一些“共通”的东西,但还存在大量“不共通”的东西。这些问题很复杂,不那么容易讨论,如果真的要讨论,应当足够谨慎,有足够的耐心。起码,你应该意识到许多看起来“类似”的问题,会随着角色和场景的变化而大幅变化,所以必须更换感受体系和评价标准。

所以我经常说,“演员的素质”很重要。这里说的“演员”强调的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是能知觉到不同角色的处境,进入对方的身份取得共情的能力。换句话说,你不但要假设自己知道这些,还必须假设自己不知道那些,不但要意识到自己重视这些,还必须意识到自己不重视那些。只有做到某种程度的共情,才可以和各种各样的人有效交流。否则,交流一般就只能局限在某类人的圈子里。

当然,我并不是说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就是坏事。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对“志”和“道”的理解更宽,看得到各种不同的“志”和不同的“道”,和你“志同道合”的人就会更多。能为自己想象不同的人生,能在他人的生活中映照出自己,也就会拥有更丰富的生命体验。在我看来,这绝对是比金钱更值得追求的目标。

周末的一点碎碎念,就到这里。祝大家平安,开心。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