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图片摄于瑞士 Meggan。


自从发现我莫名其妙地成为了“自媒体人”之后,一直在思考和自媒体有关的问题,也在之前的文章里观察和听取大家的意见。最近和腾讯企鹅媒体平台的朋友聊起来,印证了我之前的一些思考,又了解到腾讯“芒种计划2.0”制定了对优质自媒体的一系列扶植计划,觉得这是件挺有意义的事,所以写了这篇文章。

“自媒体”成了最近几年非常热门的说法,然而我不知道该如何定义当今的“自媒体”。我知道的是,“自媒体”这个概念诞生的时候,一定不是今天的样子。如果我没有记错,“自媒体”的说法最早来自2004年Dan Gillmor写的We the Media。这本书的副标题是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草根新闻工作)。“自媒体”这个概念的诞生,是与“新闻工作”密切联系的,大家也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它的。

从最早接触博客开始,我就确信自媒体会流行,因为它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即便如今的“自媒体”早已疏远了当年强调的“草根新闻”,这些优势仍然存在。

第一,自媒体天然有草根性,让更多的信息有机会涌现。传统媒体的运作严格而复杂,采编审发缺一不可,高企的成本抬高了发布的门槛,而且发布时要筛掉许多“没有多少人会看”的新闻。自媒体没有这种限制,自媒体的信息发布显得自由惬意,作为个体的自媒体或许单调片面,无数的自媒体却构成了永不中断的信息洪流,技术总会让你找到自己想看的信息。自媒体大量涌现以来,我发现有很多偏重本土写作和方言表达的自媒体,从留言看到它们的确安抚了许多异乡游子的乡愁,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自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灵活而复杂,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传统媒体除了剪报或者合订本,基本是没有什么“信息组织形式”的单纯的“下转第几版/上接第几版”都会带来不少的跳出率(当然传统媒体也不看重跳出率),我们很难持续按照某个主题把信息集中起来并保持更新。但有了超链接,有了千千万万的自媒体,关于同一起事件、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各方的分析、意见、评论,并且实时更新,这是传统媒体做不到的。比如前段时间Uber性骚扰的问题,当事人借助博客发声,然后我们又看到了资深HR的评论、其它受害者的现身,最近又看到了女上司的看法。如果没有自媒体,单纯靠专业记者去挖掘,这是难以想象的。

第三,借助微信公众号这样的“超级APP”,自媒体的发布-阅读路径进一步缩短,内容更容易触达普通人。即便在PC时代,看篇文章也是一项很专注的活动,普通人更喜欢在网上聊天。如今万众皆为“驭屏族”,聊天却没有那么热门了,大家似乎自然而然之间就养成了随时有空随时刷刷朋友圈、看看公众号、分享一把的习惯。所以自媒体的地盘不知不觉之中扩大了很多,在生活中的比重大大提升。我之所以申请微信公众号,是突然发现博客的阅读量呈断崖式下跌之后的事情。但是我扪心自问,如今在公众号的写作和博客时代并没有本质的差别,阅读数和影响力却增加了很多倍。这种奇特的变化,离不开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平台的东风。

然而我也必须承认,上面谈到的自媒体的这些独特优势,认真看来只是些中立的能力。我之所以肯定这种优势,潜意识里还是认定“自媒体”应当有足够的职业道德和操守的,从业者应当努力贡献有价值的内容。我专门找出了当年Dan Gillmor在We the Media对自媒体信任问题的看法:

當记者(也就是如今说的“自媒体”)有些基本要务。當我看見或聽說某件事值得對閱聽大眾報導時,我會予以確認,或者引用知道此事且值得信賴者的話,不然就是直接去找資訊來源(人或文件)。如果我在網誌上做了鏈結,指向某樣有趣的東西,但是並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時,我會提出警言。一般來講,我不會貼匿名的張貼文章。如果事實的來源不是我能信賴的,我會查證……如前所述,我們需要更好的工具以獲取建議和探查名聲,這種軟體可以讓我們游走資訊網,獲取可信賴人士的建議。未來幾年我們就會弄懂這一點,我有信心,我們會走得愈來愈順。

如今再看这段话,多少会觉得当年Dan Gillmor有些过于乐观了。现在的自媒体会做多少查证吗?会选择不贴出匿名文章吗?有信心走得越来越顺吗?坦白说,我看过的“自媒体”越多,反而越没有信心。

如今,大量的“自媒体”被做成了一门赤裸裸的生意,而且是利益链条相当直接、追求短期回报的生意。“持续贡献优质内容-持续积累信誉-收获回报”的传统做法看起来太迂腐,需要太好的耐心。在这个讲究“爆发性增长”的年代,大家都难以接受,所以千军万马挤上“不择手段吸引注意力-直接获取经济回报”的道路,“不择手段”换种好听的说法,就是“重运营轻质量”,就是“直接瞄准人性的弱点”,甚至不惜炮制假新闻、假信息。其结果就是,有质量没运营,基本没出路,有运营没质量,“成功”的可能性却相当大。

我不否认今日头条里还是有一些有质量的新闻,但是据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对身边大部分人分享的观察,今日头条推送的大量文章是没什么营养甚至故意耸人听闻的。不可否认,它们“运营”得好,成功吊起了普通人的胃口,吸引了足够多的点击。但是这样真的有意义吗?前几周有个朋友和我聊起希望认真做贡献高质量内容的严肃的自媒体,预计一年可以做到十万订阅数,但根本没有人有兴趣,大家更关心的是“一年做到一百万粉丝,做不到免谈”。我自己也经常感叹,自媒体圈虽然热闹,但很多都在追逐热点、故弄玄虚,真正有趣的信息还是太少。对于真正有价值但还不能完全把价值变现的自媒体,缺乏资助,从长远上保证它们价值的最终体现,这是目前一个普遍的问题。

让人更忧虑的还有现实国情。在我国,媒体长期以来受到严格的管制,所以相当多的人对“能发表出来的东西”天然有信任感,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很多人来说,“网上是这么说的”和“电视、报纸上是这么说的”具有几乎相同的公信力。就我观察,许多自媒体虽然都知道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网上这么说”的信用会破产,但都在充分利用这个窗口期,抓住大家对“能发表出来的东西”残存的一点信任,争分夺秒享受这种红利,这种行为称为“末世疯狂”也不为过。

在这种现实面前,“管制”反而让人怀念,虽然这有点怪异。传统媒体虽然也不能杜绝“标题党”等运营行为,毕竟要受到一系列制约,比如报道应当有多个独立信源,要展现不同观点。但是,这些约束对自媒体都不存在。许多自媒体理直气壮地强调“自(我)”,堂而皇之地为某些观点站台、背书,有意无意地忽略某些观点和事实(所以大家才会习惯多次“反转”),甚至公然造假也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处罚。缺乏外界约束、完全依靠自律,未必能持续发展最终形成理想的局面,这已经被历史证明。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之后,美国人一度觉得不需要政府,但过不了几年就发现难以为继,所以才有了1787年费城立宪。

我们还需要警惕的是,自媒体这些问题会在“技术中立”的幌子下被进一步放大,因为所谓中立的技术并不能带来世界观的均衡。无数文艺作品和真实案例已经告诉我们,虽然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但完全放任和助长个人选择未必会带来幸福。自媒体也不能例外。许多人阅读了假新闻而不自知,被推荐了严肃认真的资讯也难以接受。

这其实不难理解,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类天然不喜欢认知失调,如果不是有足够良好的自省习惯,或者有足够强的外力,人总是愿意看到与自己已有认知相同的判断。如果要承认之前接受的信息有假、看法有误,这总是让自己有点难堪、有点不舒服。所以如果单纯从数据来看,“我喜欢的”打开率总会更高,“我不喜欢的”打开率总是更低。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世界并不是全然按照我们的意志和喜好而存在,完全由“我喜欢的”构成的世界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这也是我之前批评今日头条的理由: 单纯给你“你想要的”,未必会让你更幸福

最近已经好几次被其他人称为“自媒体人”,不管是开玩笑也好还是正经也好,总让我感觉莫名其妙,距离许多年前第一次读到We the Media时候的兴奋十万八千里。我衷心希望,借助靠谱的平台、靠谱的游戏规则,越来越多靠谱的作者,“自媒体”有朝一日能成为真正有份量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