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借着这几天“李商隐伪诗”的新闻,专门谈谈与孩子一起读古诗的事情。

孩子读古诗有没有好处?作为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我认为当然有好处。

好处一是提炼语言的美感。

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我们普通人讲话,一般追求的简单、直接、平民化、随大流,不会用特别文绉绉的词,也不会有特别难的音节组合。这样的话语,讲得再多再久,也很难培养人对语言的感觉。

典型的例子是最近越来越流行的“义正言辞”。只要具备基本的语言知识就可以发现,“义正言辞”是不通的,完全违背语言的基本规律,“义正辞严”才是正确的。但是,“义正言辞”仍然越来越广泛地流行开来,大有取代“义正辞严”的趋势。

同样的现象很少出现在其它成语上,比如大家绝少把“千锤百炼”说成“千锤炼百”,也很少把“山清水秀”说成“山清秀水”。究其原因,我猜是“言”和“辞”都是第二声,发音近似,再加上“言辞”本身也是个常用词,所以即便念错了,不仔细体会也发现不了(好玩的是,“正义”也是常用词,但“正义”和“义正”差别明显,不容易弄混)。

中文,以及任何语言的美感的体现之一,都是其节奏和音韵。只是要体会这种美,必须费一点功夫。如果每天只是讲大白话,当然美感不会自动获得。在这方面,古诗是相当好的素材,整齐的对仗、铿锵的节奏,一些诗句初念起来甚至会有一些吃力,但是念多了,念久了,自然就能体会到其中的美,至少很难犯“义正言辞”的错误。

现在我每天都和孩子一起读古诗,确实有些句子,比如“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成年人初读起来都有几分不适应。但是读多了,读顺了,习惯了,也就习惯成自然,遣词造句的时候就隐隐体会到一种讲究,自然也远离了那些流俗、粗陋的话语。

我总认为,一个人讲话可以不必刻意文绉绉,刻意炫耀词藻,但是如果遣词造句的水平有限,能用来表达的素材非常有限,讲出来的话就很苍白,缺乏立体感和层次感。对应的,要表达一些复杂的意思,也很难被其他人理解。

好处二是能建立一种穿透时空的联系。

没错,古诗里的许多意向,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已经很难被今天的孩子所理解了。如今的小朋友念“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对“蜡烛”的联想就非常有限。我家小朋友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吃生日蛋糕的时候要点蜡烛”。

所以,要给如今的小孩解释这两句诗,家长就要多费不少功夫。不过也有好处,一旦这个解释通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和“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也都自然通了。

但是另一方面,古诗中有一些沉淀,也是可以穿透时空的。

我家小朋友就很喜欢杜甫的《绝句》,开头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非常形象活泼,他很容易理解。但是后面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难度就大了很多。毕竟,这两句看似是写景,其实是抒发感情、提升意境的点睛之笔。

但这也不是难事。古诗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在于它能映照到当下,形成对现实的观照。我跟小朋友读这首古诗的时候,就按照找他玩手机的思路来解释,从“用手机拍视频”的角度来解释。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画面很美,但仔细思考,其中是不存在任何“人”的因素的。就好像一张风景照片,读者完全感觉不到诗人在哪里,甚至不会意识到诗人的存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让整首诗一下子生动起来,因为“我”跃然纸上。我从窗户看出去,远远看到的是千秋雪,我从门口看出去,看到的是来自下江(东吴)的万里船。镜头移形换位,从室外到了室内,从没有画框到有了画框,有了主体意识的投射——景象或许不那么清晰,意蕴却得到了升华。画面就此生动起来,读者清楚意识到作者的所处,体会到“景中人”的心境。

本来我以为这只是常识,讲起来也没什么稀奇,但是我讲完却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

第一是这个解释他印象很深,因此也特别喜欢这首诗。在拍视频和照片的时候,往往明确意识到“人在景中”的意识,有时甚至会模仿诗人“先从窗户看出去,再从门看出去”的举动——这就是我说的“穿透时空的联系”。恰恰是因为有这种穿透时空的奇妙联系,滋养着孩子对语言和文字的兴趣。我相信,对于人生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第二是我发现市面上的大多数“赏析”都没有提到这个视角。翻看这些所谓的“赏析”,只是用白话文,用各种形容词,扭捏作态地描绘空洞呆板的画面,唯独忽略了点睛的那点神韵,也就缺少了想象和回味。

因此,我也想借此机会说说最近的“伪诗”新闻。如果你不了解这桩新闻,我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最近,豆瓣网友“余鹧鸪”在资料里发现一首号称来自李商隐的古诗《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读完全诗,这位网友感觉到不对劲。仔细查证,才发现这首诗是一位老干部在2000年前后所作。好玩的是,二十多年来,这首诗已经被各种教辅材料堂而皇之地列在李商隐的名下,成为“必学必备”的经典,甚至还有不少名师,装模做样贡献了不少“赏析”(也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查看原帖《一首今人歪诗,是如何成为“小学必背”古诗词的》)

我不知道你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是什么感觉。我的感觉是,整首古诗的感觉丝毫“不古”。从语言上说,“车接今在即”和“母爱无所报”,都是非常典型的现代表达。从主题来看,整首诗的意向也相当具体,略显单一。艺术如果少了一层“隔”的感觉,就缺乏了想象的空间,缺了可供回味的意境。

更重要的是,整首诗的感觉和李商隐完全不搭。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风格特点是感情含蓄、对仗工整、文笔华丽,而且喜欢用典故。如果不记得李商隐的诗句,也不记得李商隐的风格,起码可以记得他是和温庭筠的风格相近。

温庭筠是什么风格?翻开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哪怕只看了开头的几讲,也会有明确的认识,可以发现这首诗和李商隐根本不对。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样一首诗,会被讹传为李商隐的作品,并且被认定为“必背经典”,甚至衍生出各种堂而皇之的赏析?

在我看来,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其中许多人看似学了古诗,其实根本不具备学习能力。

我曾经讲,什么是学习?学习不是摇头晃脑,不是夸夸其谈,也不是无所不知的背诵。学习是获得一种能力,一种从已知达到未知,把未知变为已知的能力。

我们当然可以辩解说,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鱼龙混杂,鉴别真伪信息的难度增加了许多。对,这确实是事实。但是,如果让孩子学了许多年古诗,甚至自己教了许多年古诗,却连基本的辨别能力都没有,实在很难说得过去。这些人或许顶着各种吓死人的头衔,真正的本事大概专精于涂脂抹粉,最擅长做的就是“解释公认美好的为何美好,解释钦定正确的为何正确”。

如果说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是出于经济利益,被猪油蒙了心,尚且情有可原,那么更可怜的就是广大家长和孩子。让孩子学古诗、背古诗,耗费金钱也耗费时间,初衷当然是希望“为孩子好”。然而这么长时间以来,对这首“李商隐的经典”,似乎没有任何家长和孩子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过质疑。这样看来,许多人心心念念的所谓“体会文字之美”,所谓“独立思考”,可能都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实在可惜,也实在可怜。

所以我常说,抵抗焦虑的出路是放宽视界,自己真正用心去学一点东西。哪怕是古诗,认真学一点东西,就有了充实的成就感,也就有了识破喧嚣、明辨是非的眼光。这时候不用去晒,内心也安定得很。

我的一个朋友,专精于存储的技术专家,对那首《送母回乡》的评价很简单:

唐诗不是这个味道,义山就差更远了。


补充:如果你也是家长,如果你也对认真读一点古诗文有兴趣,我可以推荐几本自己觉得不错的书供你参考。

《六神磊磊读唐诗》。虽然这本书有些人评价“水”,但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起码开启了一扇门,从历史观照当下的门。

《古文观止演义》。王鼎钧老先生的力作,光是看一遍这本书,也足以刷新你对中学课本里的古文的认识。

《修辞学发凡》。坦白说,我是许多年前看了这本书,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被捧上云端的古代文豪,比如韩愈,作品里也有确实值得改进的地方哪。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