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排版格式有问题,对不住大家。今天整理了重发,没看过昨天文章的朋友可以直接看本篇。为表示歉意,本周会多更新一篇。


如今很多公司在招聘技术人员时,除了简历,还要求提供微博、StackOverflow、GitHub帐号等等其它社交类网络信息,作为可靠的参考。为什么要这样?这是侵犯隐私吗?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看看我找工作的经历。

我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在网上投了不下500份简历,获得了10个左右的面试机会。虽然最终找到的工作还不错,但是投简历-找工作实在是太痛苦了,那种煎熬的感觉,让我记忆犹新。

到我找第二份工作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不用投简历了。因为我在第一份工作期间,把自己的工作学习心得写在博客上,结果认识了霍炬(Virushuo,推荐他的观察深刻的微信号“歪理邪说” wxieshuo),并经常跟他聊技术话题(当时还主要用邮件)。结果他所在的公司正好要招人,就直接拉我去了,无论待遇还是眼界,都好了很多。

有了这段经历,我开始对自己说:以后再也不能靠投简历来找工作了。从那以后,我确实没有靠简历找过工作,而且结果都还不坏。

等到我开始负责招人、组建团队,我才知道“靠简历找工作”为什么不太靠谱,因为简历实在是太单薄太片面了。即便是很用心做的简历,仍然不能生动、完整地反映求职者的情况: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如何,沟通是否清楚,临场反应快不快…… 面试完后我经常会感叹“这哥们的真实情况怎么比简历差这么多”,或者“这哥们这么厉害,怎么从简历上压根看不出来呢”。再怎么提高阅读和筛选简历的能力,仍然免不了这样的遗憾。

再来看看很多公司偏爱的内推,这确实是一种靠谱得多的招聘方式。内推人通常认识求职者,相比“出招聘启事-发求职简历”的机械互动,能有相对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内推人还得搭上自己的名声,正常人都不会搭上自己的名誉去推荐不靠谱的人吧。在不借助互联网求职的年代,内推就已经是要靠谱得多的招聘方式;如今通过互联网求职,内推的地位同样重要。

如果换个角度,从求职联系的时间和复杂度来看,就会有新的发现:“发启示-投简历”无非是简单的一次性联系(当然现在很多网站在努力改进匹配算法,以改造“简单”),而内推则是相对复杂(有其他人背书)的持续(对内推行为有反馈)联系。相比前者,后者可提供的参考信息更多更立体,所以也更容易做出抉择。

互联网时代的招聘能如何改进?既然互联网天生就善于“高效地促进信息流动”,所以越是高质量的招聘,越需要提供复杂、丰富、高效的信息,就越能从互联网受益。

要求求职者提供博客、微博、StackOverflow、GitHub帐号等等其它社交类网络信息,并不是为了窥探求职者的隐私,而是为了从多方面了解和查证求职者的素质?如果求职者之前在专门社区积累了足够多的信誉,这样的信息在互联网上是很容易传递和验证的。但是在没有互联网之前,这样做是非常困难的——你能想象这样的情景吗?只要新东家稍微有点意向,就要去调查求职者的街坊邻里,参加过的读书会,之前的同事和朋友……

如果单凭一纸简历,怎么有把握评价这个求职者呢?在世人皆知的大公司,或许公司形象能为你背书。但是这样的机会又有多少呢?最终结果就是,在互联网时代,会有越来越多的真正好的工作机会,留给能通过网络迅速验证其能力的求职者;只有基础的、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和特殊要求的工作,才会采取“收简历”的形式。

那么,求职者要怎么办?当然是顺应潮流,平时多积累在求职时能“方便动用”的公开的信息,证明自己是靠谱的,证明自己的能力:多在网络上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多为社区贡献高质量的内容,多与其他人共享自己的工作和非工作成果。哪怕你之前的工作是高度保密的,工作过程和结果都不可公开,你也可以在知乎上认真地回答几个问题,作为有益的积累。可惜,许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有些求职者,见到招聘启事上写着需要“提供微博、博客等帐号”,不是抱怨“侵犯了隐私”,就大咧咧地把自己碎碎念的微博放在简历里,就把自己文艺范的博客放在简历里…… 其结果当然不难料想。

如果个人应该这样做,公司又应该要怎样做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更注意维护自己的雇主品牌。因为互联网上的消息传得太快太广了,任何一点小的问题,都可能通过社交媒体产生重大的影响。层有朋友说:某公司虽然生意做得不小,但老板口碑比较差,因为离职的人都说他很难伺候。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这些“很难伺候”的反馈是零散的、孤立的,而依靠互联网,依靠社交网络,这样的反馈很容易集中起来,扩散开去,对公司的招聘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最近热门的“康夏送书”事件,恰恰证明了这种风险——我身边很多人甚至之前并不知道康夏是谁,也没有兴趣去了解事件的细节,但他们形成了印象:康夏是靠不住的,他欺骗了很多人……

另一方面,如果员工在社交网络上积极活动,积累自己的信誉资本,公司也应当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最近我看了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写的《联盟》(推荐阅读),很大程度上确认了我的想法:互联网时代的雇主-员工关系早就不再是终身承诺的家庭制了,“从一而终”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二者更像签订了期限合同的体育俱乐部。大家只是在一定时期为了共同目的结成团队而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既然公司不能包办员工的职业生涯,就不应干涉员工自行维护职业生涯资本。

更进一步说,如果企业在社交网络上展示“集合了众多有本事的人”,传递“我们能与大量优秀的人联盟”的信息,这也是对企业品牌的重大促进。

最后,对于那些还在一门心思优化“发招聘启事-投简历”的网站,我想说: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在大数据时代,这个玩法也太老了,大家应该能玩出一点新意。

对如今的很多人来说,“坚守现有工作/新找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动态平衡了,两种意愿经常存在“此消彼长”的博弈。被动等到人家想换工作了再优化简历投放的成长空间相当有限,不如另辟蹊径,扩大供给,持续给求职者及时有用的信息,这样既能作为大家职业生涯的参考,也可以发掘出更多合适的人员。

假设你是PHP程序员,本来没打算找工作,但如果有个网站能告诉你这样的统计结果(而且还是每个月更新的):最近哪个城市、哪些公司PHP程序员招得多,一般都需要几年经验,待遇是怎样的,普遍要求会什么框架,同时看重哪些基础技能……

这个想法我问过很多人,大家都觉得很好,愿意定期甚至付费来查看这些信息,但一直没有人去实现(当然也可能是我的建议不现实,如果你这么认为,请告诉我原因)。从技术上来讲肯定不难,因为这些信息本来就存在数据库里。从逻辑上来讲也没有问题,因为互联网本身就善于“乾坤大挪移”,“羊毛出在猪身上”啊。

所以我想,如果这样做,招聘的玩法一定能丰富很多。互联网时代的招聘网站,应该能组织得起这样的游戏。


P.S. 本公众号尚未开通原生“打赏”功能,所以我也不设置金额了,大家看着给吧。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