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 多看点英文报道吧,这是我的良心建议》,有许多人留言问,《连线》杂志一年竟然只要5美元,这样的好事在哪里?

答案是:好事就在眼前。

每年年底的时候,《连线》杂志会有未来一年的优惠订阅活动。如果你只订阅数字版(许多人订了印刷版也不一定拿得到),现在就只要5美元。别着急,订阅链接在最后。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我知道,还有许多人会说:我英语不好,我看不懂,怎么办?

我总觉得,对成年人来说,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些事情,你真的相信人可以成长变化,那么描述所有这类困难都应当加一个限定:现在。所以,“我英语不好”其实应当是“我现在英语不好”。于是解法也很简单:让自己未来的英语变好就可以了。

实话说,关于学英语这回事,我很矛盾。之前总是有人问我“学英语的经验”,我也热忱写过一些经验。后来才发现,如果你真心要学,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经验”,直接行动总会有结果,无非是多花点时间少花点时间的问题。只有根本不想花时间,或者总奢望走“最短路径”的人,才会那么看重经验。

当然我也承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有些人是要靠外力督促,需要社群督促的,而且我身边真的有人这么做学好了英语你。所以虽然我自己不认同,但也不否认某些“英语学习产品”的价值。

不过话说回来,内心里,我还是希望大家都能自己学好英语。在这篇文章的所有读者里,只要有人因此订阅了《连线》杂志并认真看了,真的打开了眼界,增进了见识,那就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打自己的脸,稍微分享点“学英语的经验”。

第一,千万千万不要太在乎口音。

大部分中国人学英语特别在乎口音,不少人尤其喜欢讥笑其他人的口音。然而真正在英语环境生活就会知道,口音一点也不重要。印度人、俄罗斯人、德国人的“口音”都很重,但一点不妨碍人家交流,甚至英美人士也不在乎。反倒是许多中国人,当面听不懂几句也说不上几句,却特别喜欢在背后议论某人口音如何如何,其实是很滑稽的。

许多人都知道写了《中国近代史》和《蒋廷黻回忆录》的蒋廷黻(音:服)先生。他16岁赴美留学,先后取得学士、博士学位,曾任民国政府驻美大使,驻联合国代表。1947年曾在联大就印尼虐待华侨事件发表声明,1948年又代表中国签署了《关贸总协定》(WTO的前身)。

照道理说,蒋先生的英语应当是很好的,如果你看当时的视频也会发现,他在联大讲台上慷慨陈词。但是蒋先生的到底英语如何呢?据我在唐德刚回忆录里看到:“蒋先生那一口宝庆英语(湖南邵阳,原名宝庆府),真的是很难懂……”。

第二,一定要把英语当工具,而不能当成目的。

我极力反对许多人把英语当成最终目的来学习。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做的不是理解“这篇文章说了什么,这么说的”,而是以做题思维来“解析”:分几段,每段的意思是什么,里面用了哪些名词,哪些搭配……如此下去,枯燥不说,更重要的是完全本末倒置,能学好才怪。

这也是我推荐大家多阅读英文资料,尤其是自己感兴趣领域英文资料的原因:重点是你要通过阅读,知道作者讲了什么,满足自己的兴趣,增进自己的知识。你喜欢历史,就去读英文历史书;你喜欢小说,就去看英文小说;你喜欢科技新闻,就去多看英文科技新闻。有兴趣的指引,学起来多半不会累。至于词汇、语法、修辞等等,那都是很后面的事情,开始根本不用担心。

第三,学英语要有感性思维,不要过于科学。

我们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都会把单词生吞活剥,研究它的意项、词性等等。接触多了才知道,英语的许多用法完全来自生活,对人家来说就是浑然天成,对我们来说就是天外飞仙,因为我们的理解是支离破碎的。我以前举过例子,计算机中常用的buffer和cache,不少人傻傻分不清“缓冲”和“缓存”,但对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一个是“逃生用气垫”,一个是“隐匿贮藏处”,其实很形象,很难混淆。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许多年前我读Gone With The Wind的时候,有一段印象特别深刻,讲的是Scralett在夜晚看到洁白的月光“如水一般倾注进来”,原文是stream in,stream in这个用法实在太传神了。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场景,讲到小镇上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焦急等待(南北战争的)前方战况。前方战况如何传来呢?其实是通过wire传来:当时,最快的通讯方式就是有线电报了。所以我总觉得,用“连线”来翻译wired这个名字,实在是丢失了很多有趣的意向。然而我们也无法给杂志的名字做太多注释,所以其中的趣味,只能靠自己更多阅读来领会和玩味了。

就说这么多,如果你舍得出这5美元(paypal付款即可),希望你在2020有所收获,祝你早日与世界连线。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订阅Wired杂志。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意思,欢迎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