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2019年,一家湘菜馆

前段时间,很久以前的同事打了电话给我,询问关于职业发展的困惑。其实对于“很久以前”的同事,具体现状我已经不太了解了,但是为了对得起信任,还是应该多说几句。

他的描述大致是这样的:现在岗位虽然不在业务一线,但公司也不会忽视,公司发展得也还不错。具体工作内容自己已经驾轻就熟,没什么挑战,于是上班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想去找其它工作,但又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找到了会不会合适。不去找,似乎又不甘心。

听完描述,我觉得他的问题很典型,我的建议也很简单:如果单纯从俗世的角度来看,他应当知足常乐。如果想去找其它工作,就不能空想而应当行动,经过足够多的面试,拿到足够多的offer才能坐下来判断哪个好哪个不好——尤其是在这个IT的寒冬,更是要付出平时两三倍甚至五倍的努力才可以找到“还不错”的机会。

当然,这都只是一些常识性建议。后来他告诉我,我说了几句话对他来说像“地震一样”。这几句话是什么呢?我说的是:

以前我们一起工作的时候,你告诉我希望干好现在的工作,攒点钱将来去国外读神学。虽然神学我不懂,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的目标,值得追求。可是如今,我再也听不到你谈到这个梦想。我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我希望,如果你十到二十年之后回想今天的选择,不会感到后悔和遗憾。

这其实也是我近些年最深刻的感受。

回想我们的成长经历:读书的时候,目标很明确,就是“读好书”拿好成绩,而且有老师和家长的不断督促;工作了,目标更明确更直接,上司(或项目管理)的压力更直接,都不会给你解释和补考的机会。总的来说,目标异常明确,而且有一整套陪同机制来监督、推动、保证、支持,让你不断接近这个目标。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这套办法的成功几率都是很大的。

但是除此之外,如果我们自己还希望为自己做点事情呢?似乎立刻就发现遇到了重重的困难。

首先是目标不清晰,许多人谈起“理想”,只是“把英语学好”或者“过有意思的生活”,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这些理想目标到底如何衡量,知道自己距离几何?如何对准,知道自己是接近了还是偏离了?它们确定之后,如何拆解成一系列小目标?…… 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的答案,目标就始终是一团模糊,未来就很可能徒然留下遗憾。

其次是缺乏行动力。没有家长老师督促,也没有上司(或项目管理)的压力,我们到底能不能“狠下心来”,逼迫自己为了这个目标去付出?我觉得,这真是一件太难的事情。我们往往会给自己的拖延或者逃避找各种理由:最近工作太忙太累,最近状态不好,家里事情多…… 然而无论学校还是公司,基本都不会因为我们个人的状态来调整进度,所以才能保证产出最终结果。

再次是需要牺牲和付出。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公司,如果要设定的目标要挣扎才能完成,在你挣扎的过程当中,起码会有个明确的念想,或者是拿了高分之后的荣耀,或者是绩效超额完成的奖金。许多时候,正是这种念想支撑你挣扎下去,不要放弃。对于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遇到困难的时候反而容易动摇——生活已经这么不容易了,为什么还要反复折腾自己,为什么不能对自己好一点?实际上,“投资自己”一点也不像鸡汤里说的那么惬意,而这恰恰是“投资”的本质,就是克扣当前的消费,换取未来的回报。

在意识到这三重困难之后,我的应对办法也很简单。

首先,经常想想这些事情是不是自己真的要做的?未来回顾自己的经历时,会不会因为没有做感到遗憾?如果答案确定,起码把它们拆分为半年之内可以有看得见进展的小目标,或者至少几个月对照一次,确定自己的进展和方向。

其次,生活里需要安排一些“不那么随意”的内容。说白了,就是没有理由也要去做的事情。最好的状态是形成了固定的习惯,不用去问到底为什么,只要不做就感觉不太对劲。在翻译和写作的过程中我体会最深,如果要面对的是大部头,多半都会有时候感到厌倦甚至恶心,唯有依靠单纯的惯性能够顶过去。

再次,搞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并舍得付出。我刚工作的头几年,经常有个念头是“什么时候我能买得起XX就好了”,后来才发现,买东西并不能给自己带来持续的愉悦。而且许多时候这种念头并不是来自内心,反而是来自消费主义的蛊惑。同时我也发现,收入上升并不必然导致消费上升,只是“(需要的时候)消费负担能力上升”而已。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陷入无休止“消费升级”的焦虑当中。

需要澄清的是,以上观点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有一些人自己想做的事情与工作是百分百重合的,故而他们在工作上投入200%的精力是理所应当的;有一些人在工作之外就希望享受生活,这也无可厚非,这样的人生也可能很幸福。除此之外,如果是“自己有些想做的事情,又和工作不完全重合”的情况,我的经验或许可供参考。

最后简单说下我对“知识付费”的看法。我曾经好几次谈起过“知识付费”,赞少弹多。不过我不赞成对“知识付费”一棍子打死。一方面,知识付费里确实有一些精品内容,形式也很适合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拓展见闻;另一方面,“付费”之后,自己的心理上多少会有些压力,付费社群里共同学习也确实会产生一些动力,这都是积极因素。

如果你想学点东西,又比较纠结,不妨参考我的办法:先确定每年、每个月能承受的知识付费付出上限,然后确保投入不超过这个上限就好。在上限之内,学到的每一点知识(甚至信息),都是纯收益。

我的上限大概是这样的:每月买Kindle书不超过200元,知识付费不超过300元。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您认为本文说的有道理,欢迎长按识别上面二维码订阅。

“余晟以为”虽是个人号,但只用心做原创,不虚张声势,不故弄玄虚,不带节奏,力求定期更新,只为和你一同探索世界,分享致中平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