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2019年,德国

人到了一定年纪,脸皮就开始变厚,这大概是条普遍规律。

最近我深刻感觉,自己的脸皮真的变厚了,脸皮变厚的突出表现是,当年轻人谈起“人生困惑”的时候,竟然有勇气坦然给出自己的意见,而没有任何忌惮:你看,我给的经验就是这样嘛。

具体说起来,无非是有几个小朋友跟我聊聊“中年危机”,其实在我看来,他们距离三十岁还早着呢,就未雨绸缪地“危机”了,实在有点荒谬。但是听完他们的叙述,我也能理解。大学毕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复杂世界的新鲜感日益褪去,不确定和迷惘的感觉逐渐升腾起来——向未来看,自己到底到哪里去,应该去做什么,当下是否走了错路?这些问题,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人能告诉自己正确答案。

我没有足够的意愿,当然也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扮演“人生导师”。我只能说:许多人到这个年龄阶段都会有这种困扰,只是有多少的程度差别而已。在我们这个年代,困扰可能更严重一些。

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与英国朋友吃饭聊天。他在英国剑桥大学读完中文的本科,我问他来的原因,他说:“我知道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增长,我也知道社会是不可能剧烈变化的。如果经济发展那么快,社会变化跟不上节奏,一定会有很多想不到的现象发生,所以我想来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从他的叙述里,我第一次获得了“他者”的视角:原来我们的许多遭遇,是可以被冷眼旁观,甚至成为分析对象的。

从这个角度展开,我很能理解年轻朋友的困惑:大家大多是上了大学,来到经济发达的城市,自己的世界观才彻底刷新,并赶上了快班车,才抓得住变化中的各种机会。但也恰恰是因为变化太多太快,当你不再是一张白纸,也不再是一无所有的时候,可能很难和世界保持同样的节奏。自由自在当然意味着无拘无束,但自由意志同样是需要消耗精力的,有精力不够的时候才会发现,彻底自由自在的反面是无可依托。

如果你坚持问我有什么应对的好办法,我只能说:没有,我没有什么好办法。

我能说的只有一句:如果在这之前,身边有可以成为榜样的示范,让你知道“做人还能这样”,让你坚信“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那将会是很大的幸运。

我们小时候大概都被问起过“长大了要做什么”,也有许多人给过确定的回答,因为当时有“想成为的人”,比如科学家、音乐家等等。但是随着年纪渐长,这些想法都渐渐淡去了。我以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想成为的人”距离我们太过遥远,所以我们并不知道要“成为那个样子”要付出多少辛劳,也不知道“那个样子的人”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不接地气,不食人间烟火的“想成为的人”,终究会远离我们而去。

所以我才说,最好身边有人可以成为榜样的示范,“身边”很重要。不信你可以看看“变坏”的孩子,他们大多不是从小专心崇拜恶棍,树立了要成为坏蛋的远大理想,而是在身边人的影响下一步步滑落深渊的。

理想情况下,如果身边有人从小示范各种美德,比如追求知识、热爱自由、保持善良、同情弱者等等,让你了解它们在现实中的样子,知道在生活中如何去践行,而不只是记住抽象的名词,长大之后再来一场“幻灭”,那么你多半容易一直坚信和保持这样的美德。同样的,关于“要不要做个好人”、“做个好人有什么用”之类问题的困扰,多半不会存在。

当然我承认,上面说的是“理想情况”,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会那么“理想”,甚至很不“理想”。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答案也很简单:你未必需要找集各种美德智慧于一身的示范,而是可以四处寻找闪光点,告诉自己“在这方面,我就应该这样”。

去年参加朋友节目的访谈,有个问题是“从你的叙述来看,你成长的家庭环境似乎非常好,是这样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我必须说,成年之后,我学会了包容和挑选,包容那些接受不了的部分,不再抱怨,留住那些值得纪念的部分,加以珍藏。

以前,我母亲算是小有名气的技术骨干,去过多次系统内(当时还没有“央企”的说法,“系统内”就是全国性质)的学习班当培训老师。因为小孩坐火车免票,所以我亲身体验了“各种福利招待请你来讲课”的待遇,也亲眼见识了她自费买来大批专业书籍,下班之后孜孜不倦学习的那些夜晚。所以自己出钱买资料,业余时间用来专心学习,对我来说从来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也记得我的父亲,虽然同样是技术工程师,但是很不一样的工程师。比如他很注重锻炼,很有力气。在火车上遇到一伙劫匪,堵住车厢逐个翻包,却不敢动他的行李;在公交车上遇到小偷,他一拳揍得对方无话可说。又比如,我家刚搬到新的小区,有线电视信号一直很糟糕,有天晚上他逐个敲门,发动本不认识的住户集体去物业坚定表达意见,终于解决了问题……这些事例我一直记得,让我相信做人还可以这样,做人就应该这样。

顺带说一句,九十年代初,北京和广州的都有单位想调我母亲过去,并承诺解决全家户口。但我和我父亲都不同意,所以最终没去成。如今谈起房价来总觉得有点“可惜”,不过她倒是很淡然:“当时你们都不同意,没去,不也就是这样了嘛,现在这样也不算差,人总不可能占尽所有好处”。我得说,我真的很佩服这份坦然,我也想成为这样坦然的人。

当然我们还应当拓展关注的视野,找到更多“这样的人”。小时候,我父母单位曾经有位老工程师,人特别和善,修养极好,书画也都很棒,让我很想成为“这样的工程师”;上了大学,有老师和我在雪夜里漫步讨论问题,循循善诱,极有耐心,也有老师邀我假期去他家,师生对坐,天南海北聊上一整天,让我想到“如果要当老师,就要当这样的老师”……

要额外补充的是,以上说的“这样的人”,懂得多也好,身体好也罢,大多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来逐步实现的。但有一种“这样的人”是不太值得期望的,那就是“很有钱的人”。如果你足够努力,大概可以过得“还算不错”,但大富大贵通常只与运气有关。所以如果希望成为“很有钱的人”,很可能要经历多更多的磨难,承受更多的失落,最终更可能是一场空。

回到最开头,面对年轻人的困惑,我其实给不出任何“实质性”答案。不过这不要紧,给不出实质性的答案,并不意味着对方找不到答案。前一段,我和小朋友有这么段对话:

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呢?

想弹琴。

想弹什么琴呀?

想像爸爸那样弹手风琴,弹好听的曲子。

噢,听起来挺不错,可是要每天练习才能弹好呢,你能做到吗?

能做到的。

那么除了弹琴,你还想做什么呢?

还想像爸爸那样做好吃的,做好吃的给大家吃。

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欣慰的答案了。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意思,欢迎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订阅。

“余晟以为”虽是个人号,但只用心做原创,不虚张声势,不故弄玄虚,不带节奏,力求定期更新,只为和你一同探索世界,分享致中平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