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有人说跟我打起交道来,感觉不像普通的程序员。我不知道这到底是褒还是贬,不过原因我大致清楚,因为在普通人印象里,程序员应该是很沉闷很木讷、不善于交流的。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也确实是比较沉闷和低调的,这也是选择计算机专业的部分原因。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对社交的认识,从此促成了我“不像程序员”的改变。

我刚工作不久,有一次和炳叔(当时炳叔是同事嘛)吃饭聊天,炳叔说的话着实吓到我了:你看美国的电影里,那些小孩,那么小就得穿着正式去参加各种活动,其实这是社交,社交这东西是得从小时候学起的……

社交竟然是这么“正常”的事情,社交竟然是要学习的,而且是要从小就开始。这样的观点我都是第一次听到。

从小以来,我对“社交”另眼相待。这或许与我父母都是专业技术人员有关,我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认真干好自己的事情,其它的事情少掺和。社交做得好一点往往被视为“会来事”,这些人多半心术不正或者心机复杂,吹吹拍拍,既被人看不起,也不会有好下场。

等到工作之后,因为整天写代码,更是坚信只有技术才能创造价值。毕竟写代码才是硬功夫,谁的程序写得好,跑得快,占的资源少,这都是实打实有指标能看得见的。如果整天钻研技术,安安静静写代码看书,跟人打交道时哪里还能动得了那许多心思,还不是简单直接的最好。至于那些八面玲珑,见到谁都笑脸相迎的人,多半没什么本事,也没有安什么好心。

炳叔虽然不是做技术的,但是很有经验又让人服气的同事,所以听了炳叔的话之后我留意观察,又发现事实好像不是之前我想的那样。即使对于我这样无权无势无钱的小菜鸟,还是有一些人会让我感觉打起交道来很舒服很自然,也很愿意和他们交往的,这样的人应该可以算作“会社交”的行列。但是如果会社交就是会来事,会吹吹拍拍,有很深的心机,这样的逻辑是与事实冲突的。而且我看电影电视里人家的社交活动,即便挺讲究,但也没有任何的不正常,所以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为了弄明白“社交”到底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学习,我开始留意这些人是怎样做的——事后想起来,改变对“社交”的态度,是学会社交的第一步。

有一次我和李笑来老师吃饭,他说发现自己和霍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会定期认真整理自己的通讯录。当时他或许只是无意间提到这点,我却记在了心里,因为这个习惯和我差异太大了。我的通讯录总是一团糟,充其量是大杂烩,把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记在里面,平时也很少翻阅。结果经常要找人的时候找不到人,或者翻到某个名字竟然觉得很陌生。既然笑来老师说到了这点,我也尝试做做看吧。

结果,在每半个月认真把通讯录整理一遍之后,我有了一种很不一样的奇妙感觉。以前我对一些问题是相当模糊的,比如自己认识了哪些人,这些人分别是干什么的,哪些人做事靠谱,哪些人只是点头之交…… 通过定期整理通讯录,这些信息慢慢变得清晰了,也不再限于跟少数核心“铁哥们”打交道了,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求助的人增加了,获得的帮助的质量也提高了。

简简单单的“整理通讯录”就有这么好的效果,我开始意识到社交的好处,明白向他人学习社交的价值。在这之后不久,我又从其他人那学到了两招:

第一是只要他人提到了名字,甚至包括他周围人的名字,都应该认真记下来。这不是心机而是一种尊重,最起码可以避免再次见面时“认得出人叫不上名字”的尴尬。要是还能记住对对方重要的人的名字就更好。如果再次见面时不再是问“你儿子怎么样”,而是“你家灿灿最近怎么样”,效果往往是非常不一样的。即便你不是有求于对方,也会给人感觉关心很近——很多人能记住其他人男女朋友、配偶的名字,也有这个道理。

第二是对于工作关系认识的人,不妨在通讯录里多记录一些信息。这其实是我无意间瞄到的。有次我问同事要其它某人的联系方式,他给了我一个通讯录截屏,我才惊奇地发现,那条通讯录里不但有姓名、电话、邮件地址等等基本信息,还有“上次是多久以前在哪里见的面”的记录。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和有些人见面时他们随口就能说起上次见面的情况,结果给人的感觉那么好,即便本来不熟,距离也会一下子拉近,我一直以为是这些人记忆力惊人,原来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

就这样,以改变对“社交”的观念为第一环节,然后不断观察、琢磨、锻炼、反思,一步步地走下去,我慢慢发现,社交这回事其实挺正常,学得越多就越自然,自己心态也越平和。其实这个道理我很早就看过,但一直没有真正理解——罗素先生曾在《幸福之路》里讲:如果你只关心自己的世界,情绪当然很容易波动,如果你还会关注外面其他人的世界,就比较容易找到自我的平衡。

但是社交对我们的价值,并不是情绪上的平衡,更是在现代社会里面对未知的必然选择,也是健康生活的保障。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必然要独自面对很多复杂的、没有现成解法的问题和局面,这时候单靠个人的能力是绝对不够的——这或许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老一辈的人对会社交的人另眼相待,因为在计划经济的社会里,人的一切都是被政府支配的,每个人都只要扮演好自己“螺丝钉”的角色,其它都有政府给解决。这时候去社交,难免带上“在计划外多捞一点”的色彩。这时候的人际关系或许简单到极致,随之而来的却是文艺的全面倒退和创造性的泯灭,以及个人希望有所作为时束手无策的遗憾。

在自由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随时都面临着各种未知,因此也带来了各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往往又不是单靠自己的能力所能实现的,必须要借助外界的力量。社交能够帮助我们构建借助外界力量的纽带,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身边都有这样一些人,无论办什么事都能找得到靠谱的朋友,能迅速地完成,大家也愿意帮忙(而不是赤裸裸地做交易)。这种神奇的能力,很多就来自日常的社交积累。

看到这里有人或许会说,这没什么大不了,说的还不是会搞关系嘛,还是自己要有筹码,要么有钱,要么有权嘛。但是在我看来,这也只是社交的一部分价值而已,社交更大的价值在于营造让自己舒适的环境,并在这种环境中成就和提升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会让自己愉悦。比如我业余喜欢看书、写字、做饭,如果和同道中人聊起来,就会非常开心。但是生活中我们身边并不总能遇到和自己兴趣一致的人,所以很多时候会处在一种烦闷的状态之中:其他人感兴趣的,我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其他人不感兴趣。

怎么摆脱这种困境?社交(健康的社交)是一种很好的“营救自我”的出路。

首先,社交要求人放低姿态去尊重每一个人,不再以“自我”为核心,而是承认人与人的差异性,承认他人的选择自有其道理和妙趣。然后才有可能去了解其他人的兴趣爱好,给自己打开新的窗户,走入不一样的世界。

我自己以前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前辈(而且不是做IT的前辈)愿意和我这个后辈打交道。后来自己才领悟到,通过结交不同的人,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全新的领域,接触到不一样的思维,从而拓展自己的眼界和思想。再者说,在帮助其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本身也是非常有益的事情。所以我也愿意花时间认识不同领域的朋友(尤其是年轻的朋友),学习他们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既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疏解“钻牛角尖”的麻烦。

其次,社交帮助人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同伴,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承认,赢得归属感。继而有动力持续前进,不断提升自己。

如果让兴趣孤零零的存在,很可能的结果要么是夜郎自大,要么是早早枯萎,总之很难进入“不断修炼提高”的正向循环。如果会社交,就不必被动等待,而是可以主动向外发布信息,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形成(或者加入)共同讨论的小圈子。结果往往是从其他人那里获取了更多更高质量的信息,同时也更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份量,为了避免“掉队”又要想法不断提升自己(李笑来老师有篇著名的文章《放下你的无效社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心搞关系而没有真本书,其实是没有用的)。对大多数人来说,靠圈子的气氛来充实自己,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其实是相当可行也相当有效的办法——很多年前我在北京的时候,在自己组的饭局上认识了姬十三、冯大辉等多位朋友,很难说我给他们帮了多少忙,但我自己却是从他们身上受益良多的。

在本文的最后,我想推荐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本老书《生活的暗面》,这本书的主题是“社会学意识”,名词看似枯燥,讲述却非常生动,这本书很大程度上重塑了我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理解。在这里我摘抄一段供大家参考:

我们变成人的一部分要求是:获取理解、思考和感受的方式。而我们“个体”的知识总是社会的产物。我们所知道的,取决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这一本质,超越个人主义并接受那些使我们成为我们现在所是的关系。通过这样做,我们就能发现我们拥有知识的局限所在,并能看到如何以那种允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更负责任地生活的方式去增加它。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会跳转到《生活的暗面》的豆瓣主页,有多篇书评可供阅读(此书2008年出版,现在只有淘宝有卖了)。

同时推荐李笑来老师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微信号:xiaolai-xuexi)。李笑来老师的文章信息量极大,更新速度又极快,非常适合渴望不断学习的朋友阅读。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