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以前我写过自己学手风琴的爱恨情仇( 手风琴教我的那些道理手风琴教给我的那些道理【续】),也写过我在上海的手风琴老师( 教师节,忆夏老师)。没想到,几十年后,异国他乡,自己刚上小学的孩子仍然选择了学习手风琴。比较他的学琴经历和我的学琴体验,还是有不少感慨,既能重温孩子学琴的兴奋和厌倦,也能体会家长送孩子学琴的不易与纠结。

以下,记录了我的若干感慨。

一开始,我并没有希望小孩去学手风琴,甚至都没有强烈希望他“学一门乐器”,只是希望他对音乐有些兴趣。

生活经历告诉我,与其他人的交流,尤其是与来自不同文化和国度的人的交流,语言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许多时候,爱好和趣味反而更加重要,能突破语言的藩篱,迅速构建起友谊的桥梁。体育是这样,音乐也是这样。所以,对音乐有兴趣,是很好也很重要的。

但是家长也都知道,要让孩子对音乐“有兴趣”,并不是一回容易的事情。小朋友可能愿意跟着歌曲唱唱跳跳,但也仅此而已了。如果要更进一步,往往兴趣就会迅速退场。

该怎么办呢?大概可以从跟小朋友一起玩开始。

在德国,似乎到处都有音乐学校。就拿本市来说,市中心有大名鼎鼎的巴赫音乐学院、门德尔松音乐学院,但全市各地都有小的音乐学校。许多学校名为“学校(schule)”,其实并没有围墙也没有院子,只是在楼房里租用了几间小的教室而已。老师也未必都“技艺精湛”,起码也是持证上岗,专业素质有保障。而且,许多课程本来就是入门级别的,未必要那么“高精尖”。

距离我家走路五分钟的地方,就有一所音乐学校。我在网上看了他们提供的课程,又实地看了学校的环境,决定签约Instrumentenkarussell课程。不要被德语长长的单词吓倒,其实它也只是两个单词的组合,前面是Instrumenten,“乐器”的复数,后面是Karussell,也就是“旋转木马”。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让让小朋友“玩遍各种乐器”。

具体安排是,在6个月的时间里,每周上45分钟课程,每两三周由一位专门的老师带领小朋友尝试一种乐器。键盘乐、弦乐、管乐、打击乐的典型乐器都有涉及。费用是每月40欧元,相当实惠。

很快我就发现,对小朋友来说,这是相当有趣的事情。一方面,老师的任务并不是一本正经地“教”,而是带孩子对乐器形成感性认识,所以除了演示,还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跟小朋友互动。另一方面,能跟小伙伴一起玩,对小朋友来说是非常快乐的事情。男孩子们很快就发现,Posaunen(英语的trombone,长号)是一种很好玩的东西,因为它的声音听起来“像放屁”——在调皮这一点上,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似乎都差不多。

能先玩遍各种乐器,再决定要不要继续学,学什么乐器,对孩子来说,是充满了快乐的安排。

Instrumentenkarussell完了之后,许多小朋友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有人选单簧管,有人选钢琴,有人选小提琴……也有人什么都不选——什么都不选,也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盲目的选择,因为已经体验过了,这也不是坏事。

可是我家小朋友,就选择了手风琴。为什么呢?

其实孩子的选择未必有多少高大上的理由,未必有多少理性的成分,更多是感性的结果。觉得哪个好玩,有意思,就选择哪个。大概因为其它乐器都是在课程上把玩的,而手风琴是我在家弹的,跟他互动要多很多,所以他觉得手风琴“最有意思”。

音乐如何能“有意思”?这大概并不是所谓“天赋”决定的。

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音乐有一点与其它艺术都不太一样,它重视的是“复现的体验”。当我们说起托尔斯泰的名著、梵高的名画时,我们想到的就是那本书、那幅画,并不因为观看者而有任何变化。而当我们说起贝多芬的名曲时,我们想到的绝对不是那些乐谱,而是某一次演奏,是作品“复现”的体验。

这种“复现”,一方面熔铸了演奏者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混合了听者的感受。某人说他最喜欢“贝九”的某个版本,一定是这个版本的演奏者的理解,对上了他的胃口。

作为业余兴趣爱好,在家弹琴,肯定没有那么崇高严肃,但同样具备这两个因素。一方面,我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曲子弹得更有我喜欢的“味道”,这是我的自由。另一方面,我也会观察小朋友的反应,与他谈对曲子的感受,并有针对性地变化,有时是声音的高低,有时是节奏的快慢,还有时候是把不同的曲子故意混杂起来……让他知道,乐曲其实也可以像捏橡皮泥一样,按照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变化。

也许其它的乐器对他来说也是“好玩”,但手风琴是“真好玩”,所以他最终做了这个选择。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在我心里,手风琴未必是好的入门选择。虽然作为键盘乐,它没有音准的问题,省去了很多麻烦——据说学小提琴的前面很长时间都只能“锯木头”。但是弹奏时并不能目视键盘,尤其是左手的贝司部分,加之,风箱的往复控制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初学者学习的难度。

说到键盘乐,就不能不提钢琴。实际上钢琴是非常好的入门乐器,第一没有音准问题,第二可以目视键盘,第三教学资源异常丰富,这几点都对初学者非常友好。

以前在国内时,琴行的人告诉我,现在家长让孩子学乐器,大部分都选钢琴。不过家长考虑的因素不一样,许多家长是因为钢琴考级能加分,而且钢琴“洋气、上档次”,对其它乐器就有些犹豫,害怕“浪费了时间”。

在德国与其他家长接触久了,我才发现,相当多的人都会弹钢琴,可以算是标配,因为它简单,而且讲解乐理特别方便。但是,大家并不认为“人一辈子只能学一种乐器”,所以有些人选择主修钢琴,更多人选择把钢琴作为辅助练习选项。换句话说,花在不同乐器上的时间精力并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辅相成。

想通了这一点,我也会坦然让小朋友去学钢琴。

上面说了,音乐是一个“复现”的过程。你可以聆听他人的复现,如果有自己的理解,又会乐器,就可以自己去复现。

对孩子来说,这个复现的过程,也是主体意识和自信心的鼓舞。因为这个过程让孩子知道,“我”是重要的,“我的理解”是重要的。无论再经典的乐曲,都可以有“我自己”的理解,有“我自己”的表达(至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这些理解和表达可能有高低之分,这些可以靠理性的沟通来达成共识)。

如今许多家长推崇“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强调不要“盲目崇拜权威”,练习音乐的过程,恰恰就是消解权威、实践独立思考的过程。因为“权威”未必都好,“我”也不是完全被权威支配的工具。

在我看来,对于东亚文化中长大的孩子,这一点尤其重要。

同时,音乐的学习,也是探索、了解、承认自我特质的过程。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音乐的练习不是时长的堆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还有自己的节奏。有的人早上练琴效率高,因为这时候神清气爽,有的人傍晚练琴效率高,因为这时候一身轻松。

而且,乐器的练习还有很神奇的现象,我称之为“发酵”。有些地方怎么也练不好,再投入时间都是浪费。这时候就应当休息,没准过一段时间再练,就会发现水到渠成了。

这种现象可以在心理学上得到支撑。按照《快思维,慢思维》的解释,“发酵”的过程,也就是把它从“系统1”转移到“系统2”,交给潜意识去处理的过程。真正高效的学习者,必然能合理搭配显意识和潜意识,而不是钻牛角尖,一条道走到黑。

如果孩子能在音乐的练习过程中发现自我的特质,懂得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节律,那么以后无论学习什么,都会大有裨益。

如果家长有耐心和孩子一起参与音乐的学习和练习,家长的心态也会变好。

社交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家长的抱怨:“我就不明白,我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开窍,这么简单的都不会”。

如此抱怨的家长,大概忘记了知识的学习是渐进的过程,更像“把一块石头做成石雕”,而不是“打开盒子,取出宝物”。他们忘记了自己走过的荆棘路,只是自顾自地站在山岗上,对着山下的孩子大喊:“你怎么还爬不上来?”

如果家长和小孩一起学习音乐就能体会到,学习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乐谱是现成的,就在那里,但怎么弹也弹不流畅,怎么弹也弹不出想表达的味道,只能在不断的耐心练习中逐步接近目标。家长再不能像平时那样振振有辞地指责,因为家长自己也做不到。

我曾经和小朋友的手风琴老师讨论,一开始要注意的东西那么多,又是触键又是风箱开合又是手型……往往按下葫芦浮起瓢,家长全力辅导,也还是感觉一筹莫展。

老师告诉我:“你要理解,任何东西的学习都是这样的过程,所有的方面只能通过练习逐渐掌握。学习的过程可能充满了各种毛刺甚至偏离,但是从长期来看,是会收敛到某个具体方向的。重要的是保持兴趣在,有兴趣在,就始终有动力……”

这让我想起来,以前在上海跟夏老师学手风琴时,有次我问他“为什么这些曲子我要练一个礼拜,夏老师拿起谱就能弹下来?”。他眯着眼一笑,“我弹琴弹了六十多年,这你跟我可比不了啊”。

所以,如果家长能陪小孩一起练习,会是很好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耐心的陪伴,和持续的鼓励,才能让孩子持续享受到愉悦,最终收敛到那个属于他自己的方向。

我之前说过,还给小朋友报名了冰球课。大概因为教练对他很耐心,很友好,所以他两年来他一直坚持训练。现在,已经从蹒跚学步,逐渐升级到了可以组队对抗。

有一天,孩子们正在场地上训练,我坐在观众席上,跟他的教练Robo聊天。Robo来自加拿大,是牙买加后裔。因为我的德语还不够好,而他的母语是英语,所以我们自然能聊到比较深入。

Robo告诉我,“这孩子只训练了两年,虽然不是队里打得最好的,但你不必担心,我看他进步很快。重要的是,他很享受冰球,你看他在场地上动作很舒展,这就是最好的状态。”

我点头称是,又说起自己小时候,“刻苦”似乎是训练的代名词。

Robo感叹说,“对啊,时代不同了,现在都讲究尊重孩子。你知道吗?要持续做某件事情,乐趣一定是最重要的”,顿了顿,他又说,“一个人一辈子可以尝试很多事情,但不能事事都浅尝辄止,总要坚持做点事情,做出点名堂来,不然就太可惜了。”

我正在想他说的话,忽然旁边一个俄罗斯的爸爸忧心忡忡地走过来:“Robo你看,那个队的孩子都比我们队的孩子滑得快,你要有针对性地训练他们提升速度啊!你需要我们在家配合做什么,都可以尽管告诉我……”

我们都笑了。我说中国有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Robo说“你看到了吧,要论严格,俄罗斯的父母可是真严格。但我仍然觉得,让孩子感觉到快乐,在兴趣中持续进步,这才是最重要的。怎样做到这一点,就是考验你们当父母的水平了。”

最后,听听我们父子俩合作的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