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白银越野跑的悲剧大家都看到了,21名选手罹难令人无比难过。无论是中国越野跑第一梯队的顶尖选手,还是平凡的跑步爱好者,每一条逝去的生命都值得我们怀念。放眼望去,不只国内,甚至国际跑步圈,都深深感受到了震动——“太可惜了,事情本不该如此的”。

普通公众的惋惜和悲伤,一方面来自事件本身,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事件的报道。稍加思索就可以发现,此次白银越野跑悲剧的报道,映照出曾经的某个时代的夕阳余晖。

针对这次事件的报道、讨论、思考,之所以没有演变为社交媒体上无穷无尽的上纲上线的争论,重要原因之一是众多媒体派出记者亲临现场,传递出全方位的信息:题材有时间线整理,有当事人口述,有专业人士置评,有现场还原照片,有逝者生前的故事,形式有文字,有照片,有视频,有动画……

当然,其中任何一篇报道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客观、中立、无死角,但是所有这些报道集合起来,呈现的就是一幅细节丰富的立体式图景,远远超过往日常见的断章取义的一两段文字,毫无来由的几张截图,或者模糊不清的视频。

造成悲剧的原因固然复杂多样,但是阅读报道,读者也可以发现不少让人扼腕的细节。

比如众多顶尖选手倒在距离CP3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这也是天气最极端的一小段路,虽然CP3没有补给和药品,但一直有两名工作人员驻守,可他们似乎没有发出有用的信息;再比如赛前主办方虽然给每位选手发了用于佩戴的号码布,“按惯例上面应当有救援电话,但这次什么也没有”。

之所以“扼腕”,是因为如果这些细节之中的任何一个有所变化,结果都不致如此惨烈。也恰恰因为呈现了丰富的细节,着急给这场悲剧下某些定论的努力,无论来头多大,无论口气多硬,都沦为无用功。

退一步说,哪怕某些信息可能存在分歧,甚至某位当事人的口述存在明显的前后不一致,因为有其它报道可以佐证,所以读者也不难得出自己的判断。哪怕是某些明显离奇的现象,许多人也愿意去理解和体谅,去猜测背后的苦衷,而不是一味斥责。仅凭这一点,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都不算坏事。

可惜,这种局面好像很久没有出现了。

长期以来,关于社会事件的真相该如何报道,公众该如何参与,似乎存在着两派不同的观点。

一派或许可以称为“解锁派”。真相似乎已经先天预制完成,完整无缺,只是锁在盒子之中,不见天日。如果掌握钥匙的力量,就可以解锁盒子,让真相原形毕露。但是,其它人倘若没有掌握钥匙的权力,当然是不容置喙的,只有安心等待解锁一种选择。既然不掌握任何实质信息,那么所有的猜测、分析,都只能是帮闲、添乱。

另一派或许可以称为“考古派”。就像考古遗址的发掘一样,寻求真相需要拼凑分散在各处的信息,并且在不断的呼唤、探索、甄别中不断接近、逐渐显露。这个呼唤、探索、甄别的过程可能存在偏差甚至谬误,但这都属于正常现象,恰恰是分辨偏差、谬误的过程,给所有参与者以启迪。

但是,“考古派”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已渐渐远去。所以,本次白银越野跑事件的报道称为“夕阳余晖”,应当并不为过。我们也确实看到,在余晖的沐浴之下,许多人并没有简单称为帮闲,极尽想象之能事去认定“背后有黑幕”和“主办者蠢笨无能”,而是意识到并且开始关注体育赛事的组织能力,以及安全保障、救援等一系列问题。这,大概就是“考古派“给人的启迪。

我自己也是如此,看到媒体采访同类赛事专业组织者,以及专业救援人员的意见,其中我印象最深,也最赞同的,还是北京市中通策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刘万勇接受《财新》时的表达:

如果非要分析过错的话,该责任事故一个因素来自各方过于自信的过失,而非不可抗力……

“过于自信的过失”,也让我想起两件小事。

第一件是十多年前,当时我混迹于某个汽车论坛。某天,一位动手能力强的网友上传了自己最新的成果,因为不满意汽车的前灯设计,他把灯具按自己的意愿都做了改造。无论从造型上,还是从配色上,都让人眼前一亮。

他的帖子确实写得好,大家纷纷上去留言,夸赞他的成果,忽然论坛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爷子开口了:

胡闹,哪有前转向灯改成红色的?只有汽车尾部的灯才是红色的。你这样瞎搞,早晚出人命!

惊奇之下,我们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仔细回忆见过的所有车,前灯只有白色、黄色,而红色的灯光只能来自车尾。试想,如果在能见度不佳的情况下,看到红色灯光,司机的潜意识里都会认为这是车尾,两车同向而行。如果是车头,两车相向而行,后果极其危险。

所以,你的车虽然是你的车,仍然不能随心所欲地改装,还是有无数条规则约束着你。忽视这些规则,就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第二件来自一位朋友的自述。她刚参加工作不久,被上级安排去参加年会的组织工作。

这位朋友自恃在学校组织过几次晚会,理所当然认为自己轻车熟路,确定主持人,说服对应团队出节目,准备好场地和道具,排好先后顺序就可以了。

可是她很快发现,事情比她想的要复杂太多,要准备的不是节目单和报幕词,而是一整张Excel表格。首先确定各个不同的角色,然后按照时间轴安排,几点几分,每个人应该在哪个位置,做什么工作,并为下面做好什么准备工作,必须全部在列。这还不算,还需要若干应急预案:出现某甲情况,应该动用哪些人怎么安排,出现某乙情况,应当动用哪些人怎么安排……

最后她回忆说:第一次做这种准备工作让人精疲力竭,但也恰恰因为有这种精疲力竭的付出,在年会现场胸有成竹——“现在想起来,以前那种一本流水账走下来的所谓组织工作,真的是无知者无畏啊”。

所以,要避免“过分自信”的悲剧重演,必然需要尊重专业意见,必然需要懂得在“不起眼”的方面应当有足够的投入,必然需要保持谦卑。

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有直面过去、直面现实的勇气——或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也必须要有“不得不直面”的压力。尽管,这一点确实很难,放眼世界,无论在哪里,它都是一道难关。

看到对遇难者家属的报道,我总是想起前段事件看过的一本书,日本记者松本创的《轨道:福知山线出轨事故,改变JR西日本的奋斗》。

2005年4月25日9点18分,西日本铁路(JR西日本)福知山线5418M次快速列车,在距离尼崎站1.4公里的弯道侧翻出轨。两节车厢撞上路边的公寓,包括火车司机在内,一共有107人死亡,562人受伤,不但是日本,也是全世界轨道交通史上的重大事故。

悲剧发生之后,JR西日本很快给出了调查报告,主要原因是列车超速,在原本限速70公里的弯道上,车速达到了110公里,司机存在重大过错。

然而,遇难者家属(日本称为“遗族”)之一的浅野弥三一完全不认同这个结论。遭遇妻子和妹妹遇难、女儿重伤的浅野认为,“司机超速”只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司机为何能、为何需要把火车开到如此高的速度,才是关键。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就不算解决了真正的问题。

基于自己分析,浅野指出,造成事故的至少有四大原因:第一,JR西日本对司乘人员的考核制度极度缺乏人性,造成大家一直在高压下工作;第二,为追求利润,把列车时刻表定得过于苛刻,没有留下任何余裕空间;第三,从成本考虑,列车迟迟未能安装自动刹车装置;第四,JR西日本的安全管理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可以想见,身份普通的遗族给出这样的意见,要面临多大的压力。尤其困难的是,他面对的是被称为“JR西日本天皇”的井手正敬。井手曾主导了日本铁路的国有化拆分和民营化改革,并在1995年成功带领JR西日本走过阪神大地震,说话一言九鼎,威望如日中天。井手认定,司机失职就是主要原因,此事“到此为止”,不值得继续追究。

然而浅野没有屈服,他以一己之力,团结部分部分遗族成立“4·25网络”,苦苦支撑13年,终于换来JR西日本承认“重大事故不会只有单一原因,重要的是全面检查组织文化和系统,找出结构性原因”,并开始进行全面的安全改革,更成立专门的“安全研究所”应对此类问题。

松本创的这本书写得详细生动,其中的不少细节让人感慨万千。

在事故发生之后不久,JR西日本的高层领导到浅野家登门慰问,安慰的话说过之后便想“切入正题”,被浅野厉声喝止:“什么,你们不知道家属正处在巨大的悲痛中吗?怎么有脸这个时候就来谈赔偿?滚,滚出去!”

浅野组织遗族成立“4·25网络”,呼唤真相,引发了网上各种声音。“你们还不是为了多拿点钱,不要伪装得那么高尚”,“名曰‘4·25网络’,其实不知道内心是什么鬼,真正的遗族怎么会有心思做这些”,不少遗族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被迫退出。

JR西日本召集遗族开会,递交事故调查报告。大家一致认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当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给出,尽管JR西日本宣称只是“代为递交”,仍然被大家严辞拒绝。

……

就在我读完《铁路》这本书,深深感叹浅野的坚忍时,意外发现国内视频网站已经有搭配了字幕的关于这场悲剧的纪录片《死亡列车终点站》(尽管它的评论和弹幕都少得惊人),其中恰好有浅野露面的镜头。

我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个能十数年如一日,不畏艰险追求真相得浅野,其实也只是个貌不惊人的凡人而已。事情过去,面对镜头,他淡淡地说:

我现在(很怕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就算休假,心情也无法放松下来,能做的只有骑自行车,从早骑到晚……

坦白说,想起《铁道》的时候我总是很矛盾。一方面,我希望世界上不要有那么多浅野那样的人,明明已经承受了亲人离世的痛苦,还要十多年如一日地苦苦坚持,只为追问真相。然而另一方面,我又希望世界上多一点浅野这样的人,那样就会有人更警醒,更尽责,也就可以避免更多的悲剧,有更多人、更多家庭可以幸福生活下去。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