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总是会有想不到的焦点。比如 上一篇文章《关于种族问题,摊点亲身经历》,没想到的是,最后提到的两道中学生的家庭作业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还有不少人想知道我的观点。所以,恭敬不如从命罢。

这两个题目复述如下:

第一,我国素来重视保护人权,但最近因为疫情全国实行了禁足令,这其实是侵犯人权的。请问你如何看待二者的冲突,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禁足让大家发现,超市收银员、加油站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等等平时不受重视、收入偏低的群体,反而成了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中流砥柱。那么,我们应当不应当提高他们的收入?

在我看来,从小训练讨论这种问题,一定是非常有益的。有很多指标可以衡量社会的文明程度,但是有一项应当是绝大多数人都有共识的,那就是“发生意见分歧时到底动口还是动手?文明社会解决分歧、达成共识的方式,应当更多依靠讨论,而不是暴力”。

我知道不少人都信奉“丛林法则”,认为世界上没什么信义公理,完全看谁的拳头大、腰杆硬。但是用常识思考也可以知道,“丛林法则”并非普世真理。

从小的方面说,朋友、同事、亲人、同学、邻居等等,如果大家都靠拳头说话,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用实力较劲,那社会一定乱套了,谁都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

从大的方面说,哪怕是“弱国无外交”,历史仍然记住了不少卓越的外交家,无论他们的处境如何艰难,他们的表达仍然可以被其他人听懂、理解,赢得尊重。哪怕实力远远逊于对方,仍然有可能尽可能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郭嵩焘、李鸿章、顾维钧、周恩来,都是这方面的典范。

所以“能说会道”并不是缺陷,当然“能说会道”也不是花言巧语夸夸其谈。面对问题,能清楚整理自己的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纠结于“唯一正确答案”,往往更容易被人理解,也更容易达成协作。当然,这种能力需要从小训练。

回到第一个问题,首先我们应当区分观点和事实。“国家保护人权”和“禁足令侵犯人权”都是事实,事实是不容否定的。问题也不针对这两点事实,而是询问学生的观点。

请一定注意不要过度联想,这道题目的目的是引发讨论,不是让学生去想方设法去否认“禁足令侵犯了人权”,也不是让学生主张“国家不该保护人权”。我猜,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知,“保护人权”是个复杂的话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在我看来,“保护人权”是一种抽象价值。所有的抽象价值,哪怕它看起来再闪亮,落地的时候也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实生活中“不保护人权”的现象其实很普遍,理由也各有差异,比如有文化的理由(“不同文化对人权的理解不同”)、政治的理由(“过度放纵言论会引起社会分崩离析”)、经济的理由(“经济发展不到位,人民素质不够高”)等等。不过,这次禁足令的原因,却和传统的理由都不一样,它并非来自文化、政治、经济,而更多来自科学和卫生的考虑。

基于文化、政治、经济的理由限制人权,限制者和被限制者的利益分野常常是相当明确的,限制个人权利的对象经常都是强力机构或者抽象概念。但是基于科学和卫生的考虑限制人权,限制者和被限制者似乎合为一体的,而且这种混合相当直接:“限制你的人权,是为了更好保护我的人权;限制我的人权,是为了更好保护我周围人的人权”。

那么这种矛盾给我们什么启示?在我看来,以前大家要解放人性、争取人权,要对抗的是统治者,是强势的一方,二元对立是相当明显的;而今天大家显然不是在二元,而是相当复杂多元的环境下来谈论人权,许多时候不再有一个传统的、公认的敌人,冲突源于普通人、普通权利的碰撞。

在已经足够自由,个人权利已经得到极大伸张的情况下,如何设定一种机制,避免普通人权利之间不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同时最大程度保持普通人的权利?这是一个新问题,而且是没有明确答案的重要问题。

再说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不同,它不是讨论“如何看待”,而是“该不该”,也就是说,讨论者不是“作壁上观”,而是“亲自下场”。既然要下场,就必须露两手,不能那么“轻飘飘”。

据我看到的许多留言,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明显更实际——多发钱当然是好事,但必须事出有因,不能对其他群体不公平。而且,给他们增加的收入从哪里来?收入到底由政府决定还是市场决定?……

看起来大多数人都同意,基于人道的原则,应当提升超市收银员、加油站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的收入。在价值观上大家基本一致,问题只在于如何执行它。

我的观点是,大部分职业的收入应当由市场决定,而且直接发钱确实不是什么好办法,容易引发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市场规律不是万能灵药,政府也不是市场的附庸,政府有许多办法可以对财富进行二次分配。不用直接发钱,也可以达到“提高收入”的目的。

6月初,德国宣布增值税的一般税率从19%降低到16%(低一档的税率也从7%降低到5%),一直持续到年底。预计,仅此一项,总共可以减免200亿欧元的税收。不过,这一政策并不会造成商品价格下降,相反,大部分商品的价格仍然保持不变。政府的意图是提升企业的收入,企业收入保住了,员工收入就能保住,员工收入保住了,社会就可以保持稳定,需求就不会受影响。

如此说来,如果提升超市收银员、加油站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的收入,也可以照章办理,在特定时间减免特定工种的税收即可。

那么,会不会有许多人钻空子,虚报信息,冒领福利?

可以肯定,任何一个社会里都会有这样的人存在。但也不能因此因噎废食,而需要在制定政策时多动脑筋,减少漏洞。

最近疫情期间,我详细观察了德国政府的一项专门的福利,发现很多有意思的问题。这项福利的名字叫Kurzarbeit,意思是“缩短工时补贴”,是德国的传统政策之一。它专门用来解决企业因为不可抗力遇到的经营困难,由政府向企业补贴员工工资,尽量避免企业裁员。

按一般理解这就是“政府给企业发钱,是福利”,正常的反应就是“不要白不要”。但是我仔细阅读Kurzarbeit的规定,发现非常详细。简单说,它并不只是政府派发福利这么简单,还伴随有一系列细致规定,比如企业的资质、企业的义务、违规的惩罚等等,细致到了前一年没休完的年假怎么算,此时裁员应当完成哪些步骤,员工养老金如何结算等等。

看完这长长的规定我不得不感叹:如此详细的规定,几乎断绝了普通人能想到的作假可能,甚至企业没有想到的许多问题都有规定。要享受这项福利大概只能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确实符合标准,严格照章操作”。

所以我的感受是,社会治理是个大问题,不是看几本书,写几篇文章能解决的,它需要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在持续的积累中提升治理水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是这也不仅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如果不敢暴露问题,不敢直面问题,不能详细讨论,或者每次遇到问题就心血来潮另起炉灶搞一通,那么时间再长估计还只能原地踏步。

当然我也知道,不是人人都赞同这种观点,换句话说,许多人似乎只是喜欢下结论,并不喜欢讨论。

之前 我聊过《我不是药神》,尝试问一问“有没有办法让商家少赚一点,多救几个人?”,就有许多人“斩钉截铁”地指出:这样就会破坏专利制度,就会导致没有人研发新药。我也聊过德国人做事计划性比较强,没有谋划好就不会行动,也有许多人“斩钉截铁”地指出:这种方式必然不适合中国,面对快节奏变化的世界,总想着做计划只会耽误自己。

我一直很困惑,世界上的诸般问题是不是真的只有这么水火不容的两种选择,留给我们漫山遍野的无奈:药厂的高额利润当真一分一毫也不能动?快节奏变化的世界里真的连一天、一周、一个月的计划都不能做?还是我们被简单粗暴的思维蒙蔽了双眼,不相信也不愿意去探索更好的可能?

最近看到一位老师也有这样的困惑:去扶贫的时候,如果只容许捐钱,那么这笔钱被挪用的可能性相当大。如果一味强调规范而不给实惠,又会引起反感。那么能不能在捐钱的时候也制定规则,保证专款专用呢?为什么在许多人看来,“捐钱”和“监督”就是水火不容的呢?

在多年的实践之后,他发现这是个伪问题。之所以“捐钱”和“监督”水火不容,只是因为机制考虑不完善,设计不健全而已。如何考虑完善,健全设计,这当然离不开反复的、高质量的讨论,但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愿意相信永远有更好的可能存在,讨论和思考就是通往更好可能的途径。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一种说法:时代永远在同时叩击千万张门,而我们只能站在某一张门里,这张门之后的风景就是我们的命运。这或许是命运无奈的真实写照,但是我想,只满足于站在自己这张门背后,欣欣然相信“世界就是这样”,绝不愿意去了解和想象其它门背后的风景,也不愿意跟其他邻居聊聊,这样的命运,似乎多少有点无趣罢。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