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上周的一天,我去幼儿园接小朋友。路上他淡淡告诉我:“老师今天表扬我了。”

我不由得好奇,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看到Chino在打另外一个小朋友,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我也打不过Chino,所以我就去告诉老师,老师过来批评他了,把他拉走了,然后老师跟我说,我做得对。”

本来我正在开车,只分了一半精力听他说话。听完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却大感欣慰。原来我们每天闲庭信步一般的聊天,结出了这样的果实。套用一句老话,真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们平时是怎样聊天的呢?其实也不稀奇,就像探索看不见底的兔子洞,或者慢慢展开一整颗毛线球。

小朋友三四岁之后好奇心大爆发,会对各种事情感兴趣,这就是聊天的最初动因。以此为出发点,就可以把天持续聊下去。对于他的任何问题,我都不会预设立场和禁忌,也不会三下五除二地引导到“正确答案”上去。任你的兴趣千变万化,我始终只把握几个点:第一,事实是什么;第二,你的想法是什么,你觉得它是好是坏,是对是错;第三,你为什么这么想;第四,如果是对的,怎么能做得更好,如果是错的,我们能怎么办……

这几点看似平淡无奇,甚至有些机械,但如果家长总是在每一点上用心与孩子互动,总是基于前一点的答案来展开后一点,那么每次聊天就都是全新的创造,聊天本身也变得生动有趣味。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小朋友的陈述让我意外和欣喜。因为他陈述的虽然只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却蕴含着步步为营的逻辑:打人是不对的,因为小朋友之间应该讲道理,有不一样的意见也不应当靠打人来解决。遇到打人的情况,如果自己可以出面制止,就可以自己出面制止;如果自己做不到,就应当寻求老师或者其他大人的帮助。最终他真的寻求了帮助,而老师也真的伸出了援手,他的诉求得到了正面的反馈。

在这步步为营的逻辑,跟我们日常聊天的模式一模一样,说明他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思维习惯,甚至内化到生活当中。让我欣喜的不是老师的表扬,而恰恰是他的这种思维模式。

当然,我说这件事并不是想吹嘘自己当家长当得多好,无论是家长和孩子,还是家长自己,都一直处在不断地变化中,都可以通过学习、反思、用心经营,变得越来越好。

我想说的是,在谈话中不预设立场,不预设禁忌,尝试区分事实和观点,尝试经常以“因为-所以”、“如果-那么”的逻辑来展开思考……看起来真的平淡无奇,但就我看到的情况,它也确实是奢侈的待遇。对我来说,还是上了大学之后,才真正接触到、体会到这种谈话的魅力。

在大学之前的教育里,虽然也鼓励好奇心,但每一点好奇心似乎都有一个明确的标靶,它就是好奇心的终点。随着知识的增加,从好奇心抵达终点的过程变得越来越直接,越来越短暂,而没有标靶的好奇心,当然也就没什么意义,反而容易引发他人的嘲笑。

等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许多好奇心就是没有答案的,甚至哪怕你投入一生去追寻,也是没有答案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追寻本身没有意义,退一万步说,保持着好奇心就已经是最大的意义了。更重要的是,即便问题有现成的答案,人也不应该扼杀自己的好奇心:现成答案就是正确的吗?如果我不这么认为,而有其它的观点,那么我有什么办法支撑自己的观点?……

那年代学风相对自由,话题本身没有任何禁忌,也没有人因为你提出了某种观点就勃然大怒、恶语相向、必欲除之而后快。更重要的是,老师反而在鼓励学生如此思考,实际上,如果一定要把“循循善诱”说成老师的本领,那也是极高明的本领。因为老师根本不打算把学生“诱”向某个现成结论,更不用说兜售、推销自己的结论,而是“引诱”学生学会思考。

某种程度上这有点像下棋,学生每下一步棋,老师关心的不是“你的胜率又提高(或降低)了多少,所以你这是一步好棋(或臭棋)”,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你为什么会走刚才这一步?你是怎么想的?”,继而启发学生:“走完这一步,局势会如何变化?你将面临多少新的变数?”

等我后来继续读书才意识到,古代的先贤恰恰是这样做的。尽管之前已经在教科书上背诵过不少经典论断,但我们似乎很少意识到,不管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留下的智慧都不是一本正经的长篇大论,这些智慧都蕴含在如今看来平凡无奇的无数个“一问一答”之中。

这么做看起来毫不困难,真正做起来却毫不简单。作为引导、启发的一方,首先要有耐心,明确自己的角色更多是“谈话者”,没有高高在上的地位;其次要有足够缜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识别和避免思维中出现的断裂、错位、冲突;另外也离不开足够的知识储备,否则不能指出错误,铺垫后续。要知道,观点或许没有绝对的对错,事实却存在明确的真伪。

老实说,要做到这些确实很难,我常常感觉力不从心,由此更加佩服曾经遇到的老师。不过我也有我的有利条件,因为从幼儿做起,通过持续的谈话来引导和启发、训练思维,难度低了很多。

心理学上讲,幼儿的心智模型不是“探照灯”而是“灯笼”,他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可以漫无目的地投射。故而家长应该做的就是避免强迫小朋友聚精会神,只要能呵护他的好奇心,能走几步就走几步。久而久之,无论他的思维能走多远,哪怕只能走几步,也是像模像样的几步。

另一方面,家长自己又需要聚精会神。研究表明,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并不是正经的“授课”,而是在交互与陪伴,所以家长的全情陪伴、高质量交流尤其重要。顺带说句题外话,疫情期间大量采用的线上课程,其实效果非常有限,如果你身边有家长因为孩子上网课“不认真”而苦恼,其实根源并不在孩子身上。

其实像开头提到的惊喜,我已经不止一次经历了。有一天我给他讲故事,“从前,有一个皇帝”,他马上问我“什么是皇帝?”,我回答说:“皇帝就是一个国家权力最大的人,全国的东西都是他的,所有人都必须听他的。”

“我觉得这样不好。”

“为什么你觉得不好呢?”

“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老师也会犯错误,小朋友也有说得对的时候,所以不能所有人都听一个人的。如果是那样的话,他说错了,其他人说得对的就没有人听了。”

“噢,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应该让大家都说话,看看谁的办法最好。我们应该听最好的办法,不应该一直听哪一个人的。”

虽然这是极简单的“大道理”,甚至简单到了常识的程度,但从满脸真诚的幼儿园孩子嘴里说出来,我还是深感欣喜。不只社交媒体,甚至在我们身边,已经满是激情澎湃的表态,可惜的是,许多人太习惯从零碎的片段直接跳跃到长篇大论,中间的逻辑推导已经悉数被经不起推敲的阴谋论和毫无逻辑的口号取代。

我又想起前些日子,他在我的手机上看到某些地方用铁丝网、电焊把单元和楼栋的大门严密封起来,于是问我这是为什么。我告诉他,据说这是为了防止病毒传播。

“可是万一起火了逃不出去,或者救护车来了接不到人,该怎么办呢?”

我只能说,没有什么好办法。

他不依不饶,一定要问我为什么会这样。

我只能说,因为“这些人不动脑筋”,再问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他想了想,一脸无奈:“我也没什么好办法”。继而又喃喃补充:“可是,如果有人一直一直动脑筋,总会想出来好办法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