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2016年摄于南京玄武湖。


三四年前,我刚开这个公众号不久,有次应邀参加发布会。因为是通过公众号拿到的邀请,发邀请的也是朋友,所以拿到的是“媒体”入场牌。一开始我没留意,等发布会开始了,大家开始互相结识:你们拿的也是“媒体证”呀,我们是xx媒体的,你们是哪家媒体的?我正在支吾,旁边传来信心满满的声音,“我是自媒体,我的微信公众号是xx”。

原来,我也稀里糊涂算作“自媒体”了?

说起来,“自媒体”这个词出现很久了。老网虫多半记得,十多年前有本影响力很大的书叫We the Media,中文名称之一就是“自媒体”。当年不少人还正经讨论过“自媒体”,明眼人都知道,we the media明显是借用了美国宪法的说法。所以讨论起“自媒体”,开始还有些莫名的兴奋。可是折腾来折腾去,真正出现的只有博客,索性没有人提“自媒体”了,大家似乎忘记了这回事。

在我看来,博客当然不等于自媒体,但确实有些博客可以担得起“自媒体”称号,比如“Zuola的博客”就是。十多年前,每到社会上有热点事件(比如“俯卧撑”),这家伙就会自费去现场调查,亲自拍照、实地采访,并且把第一手资料发到网上。不过,这样的“自媒体”终究是太少,即便有,他们也很少自称“自媒体”。

“自媒体”再一次成为热门话题,似乎与微信公众号密切相关。随着微信公众号的流行,微信公众号大量涌现,而且与之前的博客不同,“自媒体”俨然成了金字招牌,似乎越来越多的公众号写作者大方标榜自己是“自媒体”,动辄“我们自媒体”。

好家伙!有志气、有底气,理直气壮。

最开始,我分不太清楚“微信公众号写作者”和“自媒体”的区别,所以被人称作“自媒体”时还感觉比较怪异。随着标榜为“自媒体”的公众号越来越多,“自媒体”们的文章越来越多,我才深刻地感觉到,自己不是那块料,怎么折腾也成不了“自媒体”。

为了避免被人错误当成“自媒体”,为了避免沾“自媒体”的光,我正式宣布:

我,自愿逃离“自媒体”的阵营。

主要原因是我不配,我仔细反思,大概有这么些原因:

我写作的主要是观点和感受,没有那么多资源进行事实核查。

美国有句俚语说:观点如屁眼,人人皆有之。我觉得很对,话糙理不糙。人人都有权利来写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而且我深知,写作会受到个人经验、知识结构、情绪状态的影响,完全不能保证公正客观。加之受时间精力的限制,我也不可能对事实做详细周末的核查。即便是热点事件,如果没有读到严肃媒体的可信报道,我宁愿不去讨论。

如果把观点包装成事实来贩卖,或者在事实还没弄清楚的时候就忙不迭下各种断言,这样的自媒体,我做不来。

我的文章里提到的“事实”,一般来自正经书本和严肃媒体,所以它们往往不够惊险刺激,不会那么出人意料。

对正经书本和严肃媒体来说,事实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没有必要为了其它的目的去刻意拔高、制造冲突、渲染矛盾。这也符合我一贯的观点,真实的生活原本是平凡的,没有那么多的波澜起伏,但如果你有耐心细细去品,仍然感受到其中的逻辑。

但是,你想在这里看到耸人听闻的消息,看到惊天反转,更好的办法是直接引用一些没来由的信息而不做考证,或者把原始材料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可惜,这样的自媒体,我做不来。

我比较尊重众生平等,相信参差多态乃是幸福。

我们讲了许多年的“人人平等”,但是真正做得如何呢,环顾四周,相信大家心里都发现,“人人平等”并不是永远讨人喜欢。比如常见的,渲染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天壤之别,斩钉截铁断定三四线城市注定没有未来,让一线城市的读者们在焦虑之余,庆幸自己及时“上车”,享受“有比较才有幸福”的快乐。可惜,这样的自媒体,我做不来。

在国际上,恐怖主义滋生的原因之一正是“不发达地区的人觉得自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我不知道这种经验能不能直接平移到国内,但我知道,如果金钱成为统摄一切的衡量标准,对收入受人为鄙视却又找不到前途的人来说,选择不守规矩、铤而走险的概率就会增加。

我记忆力不算差,所以我没法发现那么多宏伟的“历史规律”。

我清楚记得十多年前的公务员热潮。当时哪怕是一线城市、211或者985的毕业生,虚度都会广泛撒网,报考全国各地的公务员,考中则欣然前往。所以今天讨论东北的现状,竭尽详细之能事,把这里描绘成历史上、文化上一贯落后,对“体制”有独树一帜的特别偏好。这样的自媒体,我做不来。

我也记得过去十来年间房价的波折和调控的历次博弈,以及那些年传说“要收房产税”时大家的恐慌,抛售房产的浪潮。即便我读过《黑天鹅》,知道“火鸡总以为明天会有吃的,结果感恩节前一天被宰了”的典故,我也不敢判断“这次房价调控就是感恩节到了”。前一天还在故弄玄虚地介绍《黑天鹅》,后一天又在极力鼓吹“房价永远涨”,这样的自媒体,但我做不来。

我讲究逻辑,所以不能接受逻辑不严谨的分析。

我相信,逻辑“乃思维正确之方法”,无论思考什么话题,逻辑总是应当遵守的。美国贫富差距扩大,为了给阶层固化的底层人民“画饼”,所以发明了“奶头乐”理论,这个故事并不荒谬。但跨过重洋,说美国人用“奶头乐”消灭中国人民斗志,这种“飞跃”就太过魔幻,除非提出者认为中美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中国未来没有任何指望。把社会上种种“不如意”归罪为美国佬给的毒“奶头”固然很解气,但是它不合逻辑。这样的自媒体,我做不来。

此外,过于长的逻辑链条也很难让我信服。比如为了说明某甲不靠谱,就找出某甲以前的一条发言,这条发言被某乙点过赞,某乙的身份是什么,或者某乙之前说过什么…… 像探案一样,一字长龙的所谓“证据”下来,最终得出“确凿”的结论,不考虑各环节的因果联系和总体概率。这样的自媒体,我也做不来。

我尊重逻辑,所以也没法接受神秘主义的言说。

神秘主义的好处和问题都在于,它让人无法反驳。讲“马太效应”,从圣经上抄基督的话做证据,然后推导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是普遍自然规律,再推导出“中国不够强但一定越来越强,美国看似强但一定越来越弱”。这种言论看起来很提气,但它和老子讲的“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相矛盾。到底该站哪一边?是基督耶稣,还是文化自信?似乎没有官方答案。

同样的道理,我也没法气势磅礴、信心十足地讨论“宿命”、“国运”、“历史规律”之类的话题。这样的自媒体,我实在做不来。

我不因人废言,所以很难制造热闹的话题。

如果你订阅我的公众号很长时间,应该会记得我也辩驳过谋些观点,对其他人的观点提出过自己的不同意见。对许多热闹的公众号,虽然其中大部分文章的观点我难以赞同,但我不愿意因人废言,全盘否定。我愿意承认,我从自己不喜欢甚至反感的公众号也得到了不少收获。

为什么要“对事不对人”?除了礼貌,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人是复杂的综合体,哪怕某个人的100个观点都与你不一致,也许他的第101、102个观点就会给你启发,给你不一样的视角。

因人废言,抓住对方的一点小错误、小过失死缠烂打,甚至上纲上线。这样的话题当然热闹,这样的文章当然吸引眼球,但这样的自媒体,我实在做不来。

所以,我为什么要划清界限,逃离“自媒体”的阵营?因为相比如今动辄信誓旦旦、言之凿凿、热闹非凡的“自媒体”们,我越来越清楚自己只能做“公众号作者”,虽然沮丧,但也安心。而且我发现,“自媒体”有自媒体的圈子,“公众号作者”有公众号作者的圈子,二者渐有泾渭分明的态势。这是好事。

对我这样“安贫乐道”的公众号作者来说,更好的选择是这样:别凑热闹,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祝各位读者都凉快,心静自然凉嘛。


今天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书是《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到达这本书的豆瓣主页)。“心理学”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关于它的畅销书很多,但到底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戴着“心理学”帽子的玄学?恐怕很多人并不清楚。关于心理学的“正经”作品已经有很多(如果你有兴趣,推荐阅读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但是在这个时代,“一本正经”往往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大量的伪心理学也趁虚而入。

面对此困境,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基斯·斯坦诺维奇教授挺身而出,写了这本《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好像照妖镜一般,把常见的伪心理学“理论”一一曝光。如果你还不能准确分辨伪心理学,或是明知伪心理学却找不到问题在哪,这本书应当会解开你的疑惑。

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还有一个理由,其中讲述和辨析了大量科学理念和方法。比如可证伪性、个案研究、相关和因果,这些理念和方法其实适用于各门科学。但是,如果心理学这么“玄乎”的学科都能依照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来进步,其它领域里“科学不是万能的”说法,当然是不攻自破了。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