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图片摄于太平洋上。

我很久没有单独推荐一本书了,今天,我想专门谈谈一本书。

这本书很薄,名字叫《异国他乡的故事》,作者是李南央。由作者在几十年间零散写就的文章结集而成,主要讲述的是她在欧洲和美国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

如今已经有很多书讲述了海外生活的感受,但这本书不一样。作者是一位女性,也是高能物理和实验物理加速器的磁铁工程师,似乎和“文学”完全不搭边。正因为如此,整本书也没有什么过于感性化、文学化的描写,全都是平实朴素的讲述。但是另一方面,作者的见识、经历又很丰富,对同一件事情,感想和评论的质量远远超过普通人,显得生动而立体,即便与读者观点不同,也不让人反感。

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有两篇,一篇是讲述丹麦老太太格珍的人生际遇,一篇是讲述作者女儿在中美两国遇到的各位钢琴老师。

格珍老太太是作者在美国遇到的朋友,看似普通平凡的老年人,其实有着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1937年她刚刚18岁,认识了帅气的丹麦小伙子魏德曼,两个人情投意合,坠入爱河。魏德曼当时供职于丹麦宝隆公司,公司将他派去远东的上海,在魏德曼的说服和期盼下,从没出过远门的格珍,一个人乘船从丹麦“远赴”上海。

那个年代,宝隆公司的雇员在上海可以过得相当不错,甚至比在丹麦国内还要好。每个人家里不但有整齐精致的生活用品,还有干练的领班、勤恳的苦力、有和蔼的保姆、有认真的厨子……虽然领班、苦力、保姆、厨子都是中国人,但各司其职而且等级分明,相处和谐,完全没有“一大家人”的感觉。神奇的是,除去领班,苦力、保姆、厨子应当算“下等人”,竟然都会说英文,唯一的问题是语法有些奇怪,比如side用得特别多,topside, downside, homeside,那是因为他们习惯说“上边”、“下边”、“家里边”的缘故。

格珍说,中国人都是聪明而诚信的。哪怕是教厨子办点事情,教了第一次,就绝不用第二次。去店里买东西,从来都不用现结,月底店家把账单送上门来一次结清,从来也没有错漏。偶然发现有佣人手脚不干净,只要轻轻点破,此人立刻感觉脸上无光,主动承认离开。所以,魏德曼到临终都认为,世界上最可靠、最讲诚信的就是中国人。

得出这个结论,魏德曼是不是太轻率了?我看未必。魏德曼是相当聪明的人。日军即将攻占上海的时候,人心惶惶,混乱不堪,魏德曼的上司一度打算将所有货物赶紧处理,换成现金发给员工。魏德曼劝阻了他,因为乱世之下,现货一定比现金宝贵——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证明了魏德曼的判断。不仅如此,魏德曼还适时趁机囤积了两箱威士忌,到了后来,上海成为孤岛的年代,两箱威士忌可谓“价值连城”了。

而且,那个年代中国人的诚信,也可以从其它资料里得到印证。我记得陈存仁老先生在《民国时代生活史》里讲过,日军攻占上海以后,无数房东破产跳楼,因为房子的租约之前就已经签好,此时物价暴涨,房东却不能变更合同,也不能驱赶房客。大家对合同和契约的尊重,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我们如果读更多的资料,又会产生怀疑。比如两本以西洋使节初次来清朝的非虚构作品《停滞的帝国》和《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其中描述的中国社会和人民的粗鄙和混乱,都远远不同于西方人之前的想象,也完全不同于我国历史书的介绍。

两相对比,到底谁对谁错?我的结论是,没有对错。或许根本就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所有人都一样的“民族性格”。无论《停滞的帝国》和《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的描述也好,陈存仁和格珍的记忆也好,都是真实可信的,都只是复杂事物的断面而已。见识更多的断面,哪怕是超出自己想象、违背已有认知的断面,有助于我们完整认识这个世界,与它和解。

《异国他乡的故事》中我印象深刻的另一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女儿在中美学钢琴遇到的各式各样的老师。作者的女儿很小就对钢琴有兴趣,但真正买了钢琴,找了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当老师,却苦不堪言,因为练钢琴实在太辛苦、太枯燥了。小女儿一度要放弃学习钢琴。然而老师不拘一格,拿出了动画片《阿童木》、《黑猫警长》和克莱德曼《梦中的婚礼》、《童年的回忆》等等曲子,成功延续了孩子的兴趣。作者后来与其他人朋友聊起这段经历,朋友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这是错得离谱。但在作者看来,如果不是当时老师的灵机一动,孩子的钢琴学习之路很可能就此打住了。

去美国之后,作者一开始遇到的几位钢琴老师,一开始最深的感受是,美国的老师不是以批评为主,而是以表扬鼓励为主。逐渐她们发现更多的不一样:这几位美国老师不怎么看重乐曲、乐句的精细打磨。他们上课也不是正襟危坐,而是用表情、手势、形体、呼唤,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增强对音乐的理解,提高表现力。于是曲子弹起来少了工匠气息,多了浑然一体的味道。

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么一截:小朋友在弹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时候,感觉总是差点。于是老师问:“你看过《日瓦戈医生》吗?” “看过,上课老师放给我们看的。” “感觉怎么样?” “不喜欢,太酸了。” “我猜你就会这么说。但是你呀,这一段就是酸得不够。” 然后再弹,感觉就出来了……

这篇文章让我有强烈共鸣,我在《 手风琴教我的那些道理》也写过,目前音乐教育让自己深受其害:功利性太强,工具性太强,很多人学了多年乐器,演奏的技巧也相当高超,但音乐的感觉一塌糊涂:想象力极度缺乏、表现机械而拘谨,完全不会即兴伴奏,更谈不上编曲了……

许多年后我才领悟到,音乐是会给人内心的宁静和愉悦,给人美的享受的。为了获取这些享受,除去大量的练习,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和想象。否则,音乐的练习就和做广播体操没有多少差别。

我相信,《异国他乡的故事》的作者李南央女士,也是懂得这个道理的。虽然她的女儿从小花了很多时间学习钢琴,甚至专门开过独奏音乐会。但小朋友内心的选择,还是去当一名医生,她也最终如愿成为了一名医生。音乐是她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用来提升生活质量的那部分,而绝不是赖以生存的那部分。

不知为什么,看完整本《异国他乡的故事》,我联想最多的是何兆武在《上学记》中说过的一句话:“把名字写在水上”。

第一眼看到“李南央”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一位显赫的父亲,一部著名的纪录片,一篇极富争议的回忆文章。但是纵观全书,我完全看不出关于父亲、关于纪录片、关于回忆文章的蛛丝马迹,只听到一位平凡朴实的作者在娓娓叙来,也丝毫觉察不出任何显摆、炫耀的成分。

好莱坞电影里经常有这样一种情节。年轻人面对一位平凡的老人,觉得毫无稀奇甚至有些悲哀可怜。忽然,年轻人打开一扇门或一个箱子,窥见老人过去的辉煌:耀眼的记录、卓著的功勋、数不清的嘉奖…… 我以前很难理解,既然有辉煌的过去,不去吹嘘当然好,但刻意隐藏起来,过分谦虚,是不是显得不够坦荡,甚至有些虚伪?

或许,这个问题一定要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才会明白。这不是不够坦荡,也完全谈不上虚伪,反而是极为认真的生活态度。

真实的生活必然是平淡的,必然不会像文艺作品里那样高潮迭起、波澜壮阔。认真生活,就意味着进入每个生活场景,进入每个小世界的时候,都应该像这些场景、这些世界里本来就有的角色那样干净。过去的光鲜经历、外在的耀眼光环,这时候往往会妨碍我们融入那些场景,妨碍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

更何况,那些光鲜经历、耀眼光环,还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兴趣,在不断满足其他人兴趣,不断讲述(甚至夸张)过去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就这样失去了自我,不再为未来的、本真的自我而生活,而是沉醉在过去的经历和成就里。要知道,最终决定我们是什么人的,不是我们的过去,而是我们的现在,哪怕是转瞬即逝的现在。

“把名字写在水上”,用心去写,这是我们的认真。写完之后便消散无形,不留任何痕迹和负担,这也是我们的认真。抱着这种双重认真的态度去生活,反而能体会到更多。

实际上,这也是我最近几年最深刻的感受。以前被其他人提到我做过什么,不管有心还是无心,总是有一种“受用”的舒服感觉。最近我才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往往来自“干净的现在”,而不是各种各样的“过去”。

新年之前,我和家人乘邮轮去了一次日本。虽然邮轮空间很大,非常适合大采购,但我们并没有兴趣“爆买”,反而把我的手风琴带上了船。在离开大阪港口的夜晚,我在阳台上趁着夜色弹了几首日本歌曲,忽然,我发现港口上有跟着音乐节奏摇摆的光点,原来是日本孩子在晃动手机的闪光灯,直到船已经离开港口很远,他们才慢慢停下。那瞬间的美好记忆,绝对与经历和成绩无关,也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和录影,但是,却值得珍藏一生。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另一本书是《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如果你不知道“莫里康内”是谁,说出英文你大概清楚,Ennio Morricone,为无数伟大的电影写了无数精彩绝伦的音乐,比如脍炙人口的《天堂电影院》、《美国往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 如果你一样对这些音乐印象深刻,你多半有兴趣了解Morricone和他的音乐的秘密。

不“懂”音乐的读者也可以放心,这不是一本谈如何作曲的专业书籍,我从豆瓣上的书评里找了一句话,可以彻底打消你的疑虑:是的,一百年后,“莫里康内”是个作曲家,不过现在,是太太的丈夫,是孩子们的父亲,是坐在我们对面,用罗马方言和我们对话的人。

当然,前述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也是很好看的。尤其,如果你看过《无问西东》,对西南联大感兴趣的话,更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