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牛年来了,先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牛年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按常理,新年总该有新变化、新气象。但是这几天搜肠刮肚,也找不出值得一写的“新”气象。正好,不少朋友总问我德国生活如何,不如讲讲个人在德国生活的一些新感受和新想法,也算是个交待。

自由不等于好

以前看书,总觉得“更多自由就更好”,这种观点还会反复被一些域外作家的介绍所证实,就更觉得天经地义。直到真的在其中生活,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最早我们找房子的时候,考虑最多的就是价格、房子本身的质量,以及生活的便利程度,如果三个方面都符合要求,基本就可以做决定了。不幸但也幸运的是,一直没有看到合适的房子。

德国朋友知道了之后,有一天忽然跟我说:要不,你或许可以考虑我住的那一片,虽然价格贵一点,但我很想像你推荐,我觉得你会喜欢。

细问起来,他才告诉我原因。找房子首先要看区域,有些区域以低收入人群为主,这些人自己的生活不太如意,心态也不容易平衡,哪怕房子本身不错,住在这样的区域也不会让你特别舒服。但是也不能一味看重收入水平,有些地区住户的收入水平很高,但是以本地人为主,对外国人虽然有礼貌,但不那么真诚友善…… 总之,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等我们真正在他推荐的区域找到住处,才发觉他说的有道理:上下左右的邻居都很友善,用英语聊天甚至开玩笑毫无问题,圣诞节还会互送礼物和贺卡。街上遇到的路人也非常友善,别说打招呼,就是让路帮忙等等是家常便饭。生活感觉相当惬意安心。

于是我问德国朋友,为什么不同区域的居住感觉会相差这么大,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好”。他说:自由就意味着别人有权做你不喜欢的事情,哪怕是我们觉得不友善、不文明的行为,他的权利也是法律保护的,你可以不喜欢,但只要没越界,你就不能去干涉。但是同时你要想到,大家都有自由,有人不友善、不文明,也就有人更友善更文明。同样的人选择同样的区域聚集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这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回过头来想,以前看过的对“外国”的介绍,总带着一些玫瑰色的光晕。其实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普通人享有的自由权利扩大之后,大家都会往“好的方向”去运用这些自由权利,于是有人往好的方向去运用它们,有人往糟糕的方向去运用,也是自然结果。不少人出国之后发现“梦碎”,大概也是这种玫瑰色的光晕破灭的结果。其实,真正重要的不是去维护虚幻的光晕,而是在更广泛的生活光谱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退一步讲,如果不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内心还希望大多数人都能妥善运用自由,让社会更“好”,应当怎么办?我得到的答案是:通过教育。身边有不少德国朋友就在身体力行做这件事,“教会孩子们文明的价值,尊重多样性,抵消父母和家庭对他们的消极影响”。有时候,恰恰是因为认识了这样的朋友,才觉得生活是有希望的。

交往不必“对等”

通常来说,人和人打交道,讲究的是“对等”:你如何待我,我也如何待你。一般看起来这是没问题的,但是我后来发现,还有更好的方式。

刚搬来的时候,街上遇到路人多少有点紧张,毕竟德国不像美国,有那么多不同族裔的人。生活在这里,时不时会感觉到自己属于“少数群体”。那么,其他人会如何看待自己?会不会有基于面貌和肤色的偏见?如果遇到了该怎么办?……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就是紧张的来源。所以还不如退而求其次,大家相安无事,各行其道,不必要的时候就不打交道,反而没有这些烦恼。

然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让我改变了观念。

有天晚上我带小朋友赶有轨电车,当时在郊外光线不是很足,天气也很冷,远远看到从后面电车来了,我们距离电车站还有几百米,只能一路狂奔,担心错过这一趟就要在寒风中再等二十分钟。没想到,电车从我们身边经过的时候,司机微笑着跟我们招手,示意不要忙,到站之后她真的耐心在那里。等我们到站下车,她还不忘笑着致意。

有一天我家领导接小孩从幼儿园回来,路上遇到一位德国老奶奶跟他们打招呼。领导表达了歉意,因为“我目前只懂一点点德语”,老奶奶立刻换成英语说:“没事,我想说的是,虽然我不懂你们说的语言,但我猜,你的孩子跟你聊天肯定聊得很高兴,我只想说这个孩子很可爱。”

还有一次,因为天降大雪,我的车陷在雪里动不了,还把路堵住了大半。我连忙下车,对跟在后面的奥迪表示歉意,哪知道司机探出头来笑呵呵地说:“你需要帮忙吗?需要的话,我想法到前面找个车位停下来,就过来帮你推。” 我刚说“能帮忙就太好了”,身后又有人问“我能帮你什么?”,原来是一位骑自行车的路人。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他二话不说把车停在一边,过来几下就帮我把车推了出来。

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我发现,“对等交往”是没错的,但是在打交道之前的环节其实相当关键。在大家互相不了解、不熟悉的情况下,你到底选择用善意去对待这个世界,还是用恶意去揣度其他人,或者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明哲保身,往往决定了后来你和这个世界、和身边人的关系。即便不是人人都友善,难免遇到冷漠甚至极端的人,但这不要紧,因为与你赢得的友善回应相比,它们其实太微不足道了。

也许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一开始就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但只要我们先迈出友善的第一步,常怀一颗善心,多微笑,多帮助他人,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也更豁达。

抱怨是常态

我不知道你对德国警察的评价怎么样,反正从我打过的几次交道来看,我觉得他们很专业,也很友好。但是我也知道,这肯定不是事情的全貌。

前几个月,德国警察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个“感谢德国警察”的话题,本意大概是加强和民众的关系。没有料到的是,这个话题反而变成了预期的反面,成了民众对德国警察的集中吐槽。

“感谢德国警察,我的孩子现在看到你们都会瑟瑟发抖,安心呆在家里”

“感谢德国警察,你们的办事效率太低了,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耽误了我好几个月时间”

“感谢德国警察,因为你们的混蛋政策,我家里人至今不能团圆”

我不知道德国的社交媒体有没有“控评”一说,反正我直观感觉是没有“控评”,各种控诉和反讽层出不穷,没有受到任何节制。于是我去问德国朋友,“这种事情没有人管吗?”

这种事情为什么要有人去管?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做得不好还不能让人家说吗?

但是这么集中的吐槽,而且有些人明显在夸张,还是不太好吧?

这其实很正常,你不知道吗?德国人就是很喜欢抱怨的,一点点不满意都要抱怨。

听他这么说我忽然想起来了,德国人确实似乎很喜欢抱怨。

前些年因为接受了过多难民,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支持率大受影响。去年上半年因为抗疫应对得力,没有发生医疗挤兑,默克尔的支持率又高涨起来。到年底疫情第二次爆发,默克尔“含泪请求”大家支持禁足,持续了两个多月,大家一边抱怨一边配合。如今感染数据大幅回落,有消息说禁足令将要解除,又有人抱怨说:“愚蠢的政府!在疫苗大规模接种之前,刚刚好转一点就要放开,这种政府真是没救了!”

那么,如此多的抱怨,是好事吗?一开始我也不太喜欢,总觉得“负能量”太多太密集,而且有时候过于夸张刻薄,完全看不到理解和体谅。后来才发现,其实抱怨成为常态也没什么,抱怨者大多数就是发发牢骚,不必提心吊胆自己的言论“越界”——因为法律的边界很清楚;被抱怨者也不必过分脆弱,担心“不成体统”,担心“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更不用质疑对方“有恶意动机”,神经大条一点,筋骨皮实一点,善于面对抱怨,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也就是了。

中文不难学

还没出国之前,就听说许多海外的家长担心小孩的中文问题,似乎小孩完全没有动力学中文。来了德国之后,也有一些朋友跟我说,“把小孩送去中文学校几年之后还是放弃了,实在是没任何进展,小朋友还特别痛苦”。

不能不说这很无奈,但也确实是常态。不过,我也确实认识一些朋友,小朋友的中文学得很好。综合他们的经验,有几点我是觉得很有道理的。第一,不要把中文变成“道德义务”,而应当把它定位为成为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第二,要让语言生动有趣,如果家长自己说话都是干巴巴的,那么这门语言对孩子们来说就很苍白,只能描述基本生活而已,无法描述新奇好玩的世界;第三,中文的阅读文本应当妥善选择,欧美小学两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阅读《哈利波特》,可是这个年龄段中文学校的课本还相当低龄化,相比之下自然毫无吸引力。

所以,我就没那么焦虑。内心还是希望小朋友能学好中文,实际做起来却是“无欲则刚”。不给他设立任何强制的条条框框,鼓励他多说,哪怕犯些错误也毫无所谓,陪他开各种他喜欢的玩笑,让他觉得快乐。同时经常对比中文、英文、德文,发现语言中的不同,久而久之他自然习惯去探索“同一个东西用英语怎么说?用德语怎么说?中文怎么说?”,简简单单的事物也可以有三重不同的视角。

同时我也发现,陪小朋友一起读古诗、背古诗是很不错的办法。在阅读上,古诗与日常说话不同,诗句的音调转承,往往需要费一番力气才能掌握,是种很好的锻炼,而且每一句诗都不长,适合家长与孩子玩接龙游戏。唯一要注意的是古诗一般比较抽象,小朋友理解起来会比较费力,于是我把每一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绝对不要一本正经,要和小朋友的生活经验结合,我编的故事甚至可以和蜘蛛侠、奥特曼有关),这样就有画面感了。

上个月的一天傍晚,我们两个在从超市回来。高纬度地区冬季日落很早,月亮早早就爬上来,走在路上依稀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他走着走着忽然念出一句:“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我大感意外,刚想夸他,忽然一阵寒风吹来,我不由打了个喷嚏,然后遇到了更大的意外。

他想也没想,条件反射式地切换到德语:“Gesundheit(祝你健康)”。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