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In a nutshell,这是英文中常见的短语。我最早知道它,还是看到不少以此为名的技术书籍,Linux in a nutshell,Java in a nutshell之类。按照我的理解,in a nutshell,就是“深入浅出”。

后来有一次参加果壳的科普活动,我跟果壳的创始人姬十三提起,“果壳”这个名字取得好,说明科普要言简意赅。他却说,这个名字来自莎士比亚《汉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词:“I could be bounded in a nutshell, and count myself a king of infinite space(哪怕被关在果壳之中,我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 取名“果壳”,意味着向宇宙无限延展的好奇心。

这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果壳”象征了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再往后,看到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对当代文学的点评,其中关于阿城的部分尤其让我耳目一新。王教授认为,阿城的作品构思角度相当巧妙,主人公往往都是不起眼的凡人,甚至难等大雅之堂的俗人。传统上,这些人物既非帝王将相,又非才子佳人,没有那么复杂的底色,因而不容易拥有自己独立坚韧的性格,方便按照某些大而化之的模式来塑造。

然而阿城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在他的笔下,恰恰是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角色,做着毫无稀奇的事情,却在点滴中投射出一股不随大流的精神气度,迸发出一种旺盛、昂扬的生命活力,正因此,仔细看他的作品,无论《棋王》、《树王》、《孩子王》,皆是充满了如此的张力。

读到这些文字的那一瞬间,我仿佛窥见了阿城作品的秘辛。也在那一瞬间,我想到了汉姆雷特的“果壳”。阿城笔下的主人公,其实也是“果壳中的无限宇宙之王”,只是这个“王”并非“王子”之王,但是更接地气,他是日常生活之中,目力可及之处的精神之王,意志之王,人格之王。

当然,阿城的作品,为了营造艺术的张力,会把“果壳”塑造得特别具体,特别坚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果壳里,只是有的果壳大,有的果壳小,有的坚硬,有的柔软。

但是无论果壳是怎样,无论其中的人受到怎样的限制,然而只要有这种活力在,精神就是健全的,内心就是自由的——“棋王”的棋艺未必独步天下,但这不要紧,读者关心的不是这具体的技艺,而是技艺背后透射出的生命活力。读者也未必人人要做“棋王”,只要能学到棋王的那份专注和淡定,便已经足够。

今天忽然想写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偶然读到的一篇文章。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政法学院的孟繁超老师是学校当之无愧的明星,讲课幽默风趣,洞见又极深刻,哪怕是晚间面向全校同学开的通选课,也极受欢迎。我因为一次修电脑的机会与孟老师认识,却结下了不解的机缘,并因此受益良多。

联想到时下关于教育的热点讨论,我总觉得,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而是让学生成为更好的人。要达到此目标,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身体力行,让学生见识到,“做人,就应该做这样的人”。可惜,不是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追求,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运气。

从这个角度来说,孟老师是宝贵的,我也是幸运的。这些年来我时常想起他,他总是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不但在嬉笑怒骂中传递他的思想,耐心给人启发,也在言谈举止中滴灌他的关怀。仅举一例,对男生,时刻鼓励多谈恋爱,对女生,不忘提醒爱护自己。同时他的私德又极好,尽管对学生魅力无穷,却没有一丝一毫滥用自身魅力的龌龊想法。

或许孟老师并不就职于那些光环夺目的名校,然而不管他在哪里,总能名列“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总能启迪、凝聚起一批优秀的年轻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孟老师是另一个版本的汉姆雷特,“哪怕身处果壳之中,我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他不需要自以为,已经是学生心中当之无愧的“无限宇宙之王”。

奈何天妒英才,孟老师早早离世。而我要等到一年之后,才辗转得知此噩耗。祭拜之后,我曾写过《怀念孟老师》,之后时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留言,都是孟老师之前的学生来询问他的下落。在毕业许多年之后,我终于为孟老师贡献了一点微薄的回报,这是不幸,也是幸运。

最近看到的这篇文章,是另一位同学对孟老师的深情怀念。在学校时我曾数次听孟老师提起过他的名字,想来一定孟老师是对他青睐有加,这曾一度让我心生几分嫉妒。今天再看这篇文章,我不得不承认,即便是青睐有加,也是其来有自,水到渠成。换个角度看,任何人,若能在求学阶段有这种经历,都会是无比幸运的。

今天我把两篇文章的链接放在下面。希望你有兴趣能看完,更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方天地,无论身处怎样的果壳之中。

人物|以泪告别的,且以笑怀念——怀念老孟

怀念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