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图片摄于北京,圆明园遗址。


上上个礼拜,母亲因为参加大学同学会去永州玩,可把我们忙坏了。因为小朋友还不满一岁,这段时间都是请父母来帮忙照料,她们不在的这几天,每天早上我得早起去买菜回来做好一天的饭菜,然后把小朋友交给领导照顾,晚上回来赶紧洗碗洗菜擦地,歇下来基本十一点了。用“盼星星盼月亮”来形容我那几天的心情,一点不为过。

周二早上母亲回来,我看她气色还好。晚上回家一看还没收拾完,正想问问怎么回事,结果她说“我有点发烧怕冷”。我一摸额头,滚烫,拿耳温枪一测,39.6度。我没理会她“受寒,喝点小柴胡冲剂就好”的说法,拉起她直奔仁济医院。

晚上医院的人不多,挂急诊,医生问完症状立马给开了检查单。抽血、等检查结果,一小时之后拿到检查结果,发现白细胞明显高得异常。还好,医生迅速诊断是某种炎症,说要打三天吊瓶。我问能不能不打吊瓶,答可以,于是开了两盒抗生素。

整个晚上折腾完,回到家已经十一点半了。挂号加化验加取药,一共一百三十来块,价格很公道了。回来的路上母亲一直说:其实就是受寒了,没什么事,休息一两天就好。我说不对,受寒了白细胞能那么高吗?这时候吃什么发汗降温的都没用,不对症。

接下来两三天让家里领导白天点外卖,我在上班之余督促母亲按时吃药,另外每天测两次体温。我看她精神是日渐好些了,但体温一直没降,到27日才降低到38度左右,28日到了37度,29日早上量已经是36.5度,人也大致恢复到往常的状态。因为不放心,再去医院复查,这次检查指标都已经正常了,医生说得很肯定:“好了”。

回来的路上,母亲跟我说:这次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同学会开完不赶紧来上海,而是在家休息几天,也只会想到是风寒。我说:对,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去医院检查,没什么好说的。她说:是。

在工作上,我们经常说“对齐”,意思是,在大家有分歧,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时候,必须有办法形成共识,不然工作没法开展了。但“对齐”其实不只限于工作,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经常对齐,比如这次,我就和母亲对齐了一次,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大家有了共同的看法。

有人说,和同龄人、身边人在一起,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与父母辈就相当难。话是这么说没错,但“相当难”不等于“对不齐”,工作上的事情,再难也要搞定,何况家里人呢。回头想想,这几年我和父母一直在持续对齐。

带他们出国去玩,让他们知道了我国不是占尽优势的天朝,四周不是“帝国主义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险恶处境,更知道了出国玩是怎么回事,这几年来,他们自己去过了越南芽庄、柬埔寨吴哥窟、马尔代夫、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大多是很实惠的自由行,买一台iPhone手机的钱够他们俩人一起出趟国了。想不到的是,一贯节俭的父亲专门叮嘱我说“不要太便宜的旅游产品,太便宜的都是购物”,当然,这是亲身经历,以及与他人对比之后才有的结论。

遇到有合适的电影就推荐给他们看,可能的话在线买票让他们去看。这几年他们去电影院看过的电影有:《钢的琴》、《火星救援》、《萨利机长》、《血战钢锯岭》、《驴得水》、《摔跤吧,爸爸》…… 父亲看过《火星救援》特别推荐给其他亲戚,说都应该带小朋友去看;看完《萨利机长》的感慨是“值得一看,美国的制度和我们真的不一样”;对《摔跤吧,爸爸》的评价则是“这几年我在电影院看的电影,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观众”。

因为我父亲是学半导体的,对电子产品比较感兴趣,所以给他买了个Kindle PW 3(所以他才有“Kindle Unlimited就是亚马逊给你办个借书证”的经典诠释);我母亲不习惯看电子书,所以遇到好书买纸版给她,这几年她看完了很多书,除了寻常小说,还有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何伟的《江城》、《寻路中国》、《甲骨文》,欧逸文的《野心时代》,梅英东的《东北游记》。有共同的阅读素材,大家在一起能交流的话题也比较多。有时她会跟我说:中国人就是在乎身的享受,反而忽略了心的交流。

因为智能手机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教会了我父母用智能机,而且一定不要配置太低的,比如我母亲用的是4G+128G版本的小米5S。我父亲不但会玩微信,还学会了买火车票(包括抢票、退票、改签)、玩淘宝、支付宝,在淘宝上买了很多东西。最近比较热衷的是买各国的面粉,在面包机里做各种尝试。在尝试买了很多便宜货之后,他终于和我达成了共识:要买就要买好的,贵一点无所谓。

每次谈到这样的话题,总有人留言说:家庭和家庭不一样,我和长辈是没法这样相处的。我以为这说法站不住脚。很多事情并没有先验的结论,我们尝试的努力会决定成与不成,我们也才知道成与不成。而我们的很多判断,往往决定于身边人和自己的见闻。自己没有见过、听过,就以为不存在,就以为不可能存在。自己见过了,才知道可能存在,并且会去争取。

写两个我身边的印象深刻的片段吧。正是这样的片段,给了我持续与父母对齐的信心,相信即使在剧变的年代,我们能做的也不仅是眼睁睁看着父母远去。

一位比我大十多岁的“事业有成”的朋友,既有智慧,也懂得尊重自由和权利,他跟我说“请我父母吃饭之前,自己去餐馆试试,确定靠谱才安排一起吃饭,这是必要的程序”。许多年前我第一次听到这话,觉得不可思议,那时候我以为独立自由的代价和必然选择就是与长辈隔绝,没想到一贯倡导独立自由的他竟然会这样做。后来我发现,真的可以这样。

有次回老家,正好有个也在一线城市打拼的老同学放假回来,请我去一聚。去到他家,只见夜阑人静,他和他父亲对坐,中间是一壶功夫茶,畅谈各种故事、现象、困惑,窗外凉风习习,屋内幽雅惬意。那种画面,我久久不能忘记。

今天是端午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愿你节日快乐,生活安详。如果你有耐心读到最后,我更要祝愿你能拥有人人精神健康的家庭,如果还没有,那就努力去营造吧。

延伸阅读,我以前写过几篇的文章: 该如何面对我们的父母改善与父母关系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