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记忆力就不好,哪怕对自己很喜欢的东西,也难得记住。

我曾经是军事发烧友,但二战时期德国的两种导弹,V1和V2,到底哪种是巡航导弹,哪种是弹道导弹,我一直记不住,看过了又忘;我也曾经是电脑游戏发烧友,但只记得id Software的创始人是两个约翰——约翰·罗梅罗和约翰·卡马克,这两个人分别干了什么,我也记不住。结果这类话题往往不敢与其他人细聊,生怕露馅而尴尬。

秉承这种记忆力的突出结果就是:我的文科一直学得不好。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了哪些港口: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这样的答案有些人看一遍就能记住,我却要把“广夏福宁上”念个几十上百遍,才稍微有些印象。我当然羡慕那些记忆力好的同学,同时也好奇:有些人的记忆力明明不够好,第一遍也背不下来,为什么还是能记得那么多东西,而且那么清楚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分得清V1和V2导弹了,分得清约翰·罗梅罗和约翰·卡马克了。这当然不是千百遍的背诵做到的,但是花的功夫也不少。

看完一本讲述纳粹德国导弹发展史的书,我详细知道了导弹型号中V的含义,知道了冯·布劳恩,知道了V1和V2研究的先后顺序,各自的花费,产生的效果,以及盟军的应对措施。合上书本,V1和V2就不再是两个简单的代号,每个背后都有一长串故事,所以再也不会搞错型号了。

认清id Software的两个约翰也是如此。当时有一本书叫《Doom启示录》(最近再版了),详细描述了两个创始人的成长经历,以及创办id Software,开发出Doom(“毁灭战士”,早期最有名的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的过程。背靠那么丰富的细节,对俩人的印象也就异常清晰了:罗梅罗是个天马行空的艺术家,卡马克则是秩序井然的科学家。

如今回想起这些事情,我都觉得庆幸,庆幸自己早就察觉了记忆的这种“捷径”——如果仅仅是为了记住上面两个问题,读完两本书看起来确实挺费周折。但是真正看完两本书,心里留下的就不是两个点,而是两张网,以前困惑的“V1和V2有什么区别”、“罗梅罗和卡马克分别干了什么”无非是网上的两个点,即便稍有遗忘,也可以随手依靠网络拎出来。在通过阅读构建网络的过程中,你可能有遗忘、有重复、有思考、有质疑、有推断,这些或许会导致每个人构建网络的不同,但绝对会让你的网络更健壮、更坚固,因此记忆也更深刻。

事情还不止于此,依靠完整阅读构建起来的知识网络,我逐渐能把各处听到的信息、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你把纳粹火箭的历史和钱学森求学的经历联系起来,就把时代连贯起来;再看看美俄在战后对纳粹火箭的争夺,又会知道俄国科学家科罗廖夫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就像滚雪球一样,网络越织越大,之前的记忆反而越深刻,之后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容易。

我小的时候,大人们经常说“书要能从厚读薄,然后又能从薄读到厚”,我一直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后来领悟了上面的道理,才恍然大悟。我本来以为,这应当是一种成年人都具备的常识,但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我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疑问:书只要读精华本(甚至跟人聊聊)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费力去读原著?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道理,为什么还要写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去讲解?同时,他们又经常会问:看那么多书,怎么可能记住呢?脑子不会乱掉吗?

以前我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后来我大概明白了,这些人往往喜欢走记忆的“捷径”,对他们来说,“读书”的价值就是有了(还不是“掌握了”)看得见的、能拿出来讲的那部分,至于看不见的、潜藏在水面下的部分,他们通常是不太关心的。所以,书看太多记不住,也就是自然的结论了。


上周我忽然发现《DOOM启世录》再版了,于是立即入手。而且我觉得有义务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豆瓣评分高达9.0的作品。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以到达该书的豆瓣主页。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