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在IT行业,在硅谷,印度人混得比中国人更好。这似乎是大家共同的印象。那么,原因在哪里呢?

已经有无数的文章在讨论这个问题了,看来看去,主要观点都集中在几个点上:印度人语言上有优势;印度人抱团,不像中国人喜欢内斗;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更接近……

本来我也认为,原因就是这样了。直到最近,我看完了研究人类学的项飙博士的论文 《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与印度技术劳工》(已单独出版),才发现事实大概和我想的不太一样,或者说,很不一样。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项飙博士的这篇论文堪称包罗万象,要详细介绍起来估计得花许多篇幅,所以下面我仅罗列自己有印象的若干点:

  • 印度的IT热潮兴起,很大程度上与1998年的“千年虫”问题有关,千年虫问题催生了关于IT人才的大量需求,印度人抓住了这个机会;

  • 许多印度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去往欧美发达国家定居,这大概有点类似中国农民工选择进城打工,选择的未必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赚钱足够多成了最重要的因素,所以IT成了共同的选择;

  • 在发现学习IT可以成为赴欧美定居的捷径之后,印度本地兴起了大量IT培训机构,有公立有私立,完全的市场导向,欧美流行什么技术就培训什么,而且培训内容不限于技术,还包括“软技能”,比如如何进行职场沟通,如何习惯当地口音等等;

  • 印度独特的“嫁妆”习俗也增加了IT人才的供应,女孩的父母会为女儿物色“如意郎君”并支付一大笔嫁妆,不过这笔嫁妆属于“定向投资”,双方约定男方必须用这笔钱学习IT,远赴欧美找工作,找到之后把妻子带出去;

  • 许多印度IT工程师落地欧美从事几年专业工作之后,转而做起了职场中介,也就是所谓的“劳力行”,将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合法“办理”到自己所在国家,促成他们在IT企业就职;

  • 2001年初,纳斯达克的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美国公司一度把许多IT职位外包到澳大利亚等国家,于是印度IT人又密集前往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政府一度担心会不会引入“过多”的IT人,后来他们认定这不是问题:人才的供应足够多,反而会吸引更多的IT公司前来;

  • 欧美发达国家给IT开出的高额薪水远远高过印度本地平均收入水平,正因为有这样巨大的差距,才养活了众多IT培训机构、劳力行等等各种中间环节,形成一根完整的链条,保证印度IT人才能源源不断地前往欧美;

  • 印度IT人才即便在英语方面没有大的问题,在欧美照样要遇到许多困难,比同事间的闲聊往往是老板安排任务的契机,但是印度人不善于闲聊,因此在这方面很被动,要想混出头,必须克服这种困难;

  • 印度的生活习惯也会给IT人才造成困扰,在印度,高种姓阶层的某些讲究,比如素食和禁酒,在欧美反而会给社交生活造成不小的障碍,这同样是需要克服的困难;

我不知道你看到上面这些介绍是什么感觉,我自己的感觉是极为震撼,真实感扑面而来。之前的不少文章虽然看起来“有道理”,但往往都是从“文化决定论”的角度出发,喜欢从宏观概念入手,让人感觉“印度人先天就有这些优势,所以咱们注定赶不上”。

而项飙博士的博士论文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详实细致的田野调查得到了大量的细节,最后拼出完整的图景。看完才知道,这一切似乎与“文化决定论”没什么关系,其实是步步递进,层层累积,有运气有机缘,也有无数具体的个人在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最终出现了今天的局面。

反过头来再想,之前那些“侃侃而谈”的文章问题在哪里?我猛然发现,那些作者似乎竟然都没有访谈过印度人,“印度人”对他们来说只是标签,不说像项飙博士那样于他们同吃同住,就是获得信任认真聊一聊,似乎都没有。

如此单纯坐而论道的结果就是按图索骥,水中捞月:你念念有词的“优势”或许完全不是优势,你想到的问题或许根本不存在,更重要的是,你没有想到的问题,人家都已经来回探索了很多遍了。所以哪怕你的故事讲得再动人,其实都只是故事而已。

我没法肯定项飙博士的论文就百分百正确,百分百完整。印度人为什么看起来混得比中国人好,不同的人当然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当然可以讨论。但是,如果要进行有效讨论,前提必然是大家对事实的认定一致,掌握的信息相差不多。否则,这种讨论必然是苍白无效的。

今天我想说这个问题,与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有关。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思考、阅读和探索,遇到问题总想去书里找答案,借助先贤的各种智慧,所以看了不少“坐而论道”的东西,了解到许多”世界的本质“,当时感觉非常过瘾。

后来我才逐渐发现,“世界的本质”根本没有那么本质。世界是复杂的,而且在日益变复杂。想要理解和分析日益复杂的问题,必须先掌握足够多的质料。思考和分析如果不建立在调查和实证的基础之上,很可能根本就是一厢情愿、过度抽象的游戏,结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尚且不自知,甚至揣着糊涂装明白,这并不罕见。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 多看点英文报道吧,这是我的良心建议)举过例子,有许多人斩钉截铁地断言,“随着经济发展,贫富差距一定越来越大”,因为这是“历史规律”,甚至援引《圣经》中的“马太效应”作为例证。不幸的是,这是错的。甚至它的相反面,“随着经济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小”也是错的。

正确的答案,来源于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和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在不同的时间段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有时扩大,有时缩小。影响它的因素很多,比如教育水平,比如社会的平等意识水平,民众对政治的参与程度等等。所以,与其去寻找“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的本质规律”,更有意义的问题是实证研究某个具体时间段的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的关系,并找出背后的原因,由此才能丰富自己的认知。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托“经济学热潮”的福,许多人知道了“最低工资标准未必能造福大众,反而可能导致更多失业”,并由此将其奉为圭臬,四处挞伐“最低工资标准”,口口声声“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善良的愿望铺就的”。

好玩的是,就在前两周,英国老牌杂志《经济学人》发表了一篇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文章,承认“最低工资标准可能事与愿违”,但同时也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了实行最低工资标准之后的各种情况,证明“最低工资标准未必损害了大众的利益”。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在我看来,如果确实希望探索真实世界,应当坐下来,耐心把实际情况弄明白,搞清楚实行怎样的最低工资标准,会在什么时间点、对哪些人群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相反,一见到最低工资标准就条件反射般地认定“善良意愿一定导致恶果”,其实是自绝于真实世界。

讲到这里你大概发现了,理解真实的世界,不需要膜拜专家学者,也不需要迷恋精妙理论。如果有足够多足够可信的材料,哪怕这些材料只是来自于普通的大众媒体,也完全可以戳破各种虚伪的幻想,甚至倒逼专家学者谨言慎行,不要夸夸其谈。不信,我再举一个例子。

最近很热门的概念是“社区团购”,它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反对者认为巨头挤占了底层民众的生存空间,拥护者认为社区团购通过产地直采重构了生鲜供应链,造福于民,所以“底层民众生存空间”只是必要的代价……

看起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到底谁有理?

其实很简单,一旦你掌握了足够多的事实,答案就水落石出了。12月19日《财新周刊》报道,目前社区团购巨头的生鲜采购中,原产地直采的比例不超过10%,剩下部分基本都来自农产品批发市场。换句话说,这个阶段的社区团购无非都是“二道贩子”,只不过是隐藏在App之后的“大号二道贩子”而已。

我相信,如果有足够多的媒体愿意花功夫去实地调查和呈现社区团购的真实情况,就会有足够多的人认识到,那些大谈特谈什么“供应链重构”,什么“产地直采”,什么“模式创新”的所谓专家学者,其实全都在扯淡啊。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