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月份走在东京的街头,看着灯柱上悬挂着这位出生于两个世纪前的画家的画展宣传恍如隔世。宣传单上,埃贡·席勒带着强烈反叛精神的自画像令我非常好奇这位画家在当时那个时代的到底经历了怎么样的遭遇。回家在官网上一口气下单门票,整体看展体验非常好。文章在一个月前就已写好,因为一些琐事拖到现在才发布,今天重新编辑的时候,回想起来都是一次很棒的展览。
走进展览
走进展览,时间被拉回到1900年前后,位于多瑙河畔的大都市维也纳土壤上正在滋生冲突。繁华的首都是贵族的据点,也是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据点。在反犹太主义的温床之际,旨在建立犹太国家的犹太复国主义活跃起来,创新力量开始走向现代主义。
那是一个梦想与现实、象征主义与自我探索多元共存的时代。维也纳成为新实验和新想法的试验场,以及新兴创新运动的推动力。而埃贡·席勒与维也纳分离派艺术运动就是诞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是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位重要艺术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初期最具认可和前卫的画家之一。
本次东京都美术馆展出了于利奥波德博物馆收藏的埃贡·席勒的大量非凡作品。展出的约120件作品中包括50幅席勒的油画、水彩画和版画,以及他同时代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这标志着大约30年来席勒的这么多作品首次在日本同时展出。
席勒表达主题多与人类生命、死亡和性相关,他善于使用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彩来创作作品。通过他的作品观众能明显地感受到画家的不安全感,画作的张力像漩涡一般吸引着观众的视线。席勒激进的风格和禁忌的题材超出了当时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受到了猛烈的抨击和道德层面的指责,甚至因为不检点的生活方式被逮捕,在法庭上法官当着席勒的面烧毁了他的一幅画作。
席勒有许多关于女性以及裸体的画作,这里面不仅映射了他自己的感情生活(为了安稳的生活抛弃了相依相偎的爱人维拉妮,选择了与后来的妻子爱迪丝结婚)。在画布或纸张上,他的人物轮廓明确,线条弯
曲,充满了特殊的紧张感和性感,因此他被视为典型的表现主义画家。
英年早逝
1918年,年仅28岁的席勒因为感染流感而英年早逝,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同时也宣告了维也纳现代主义的终结。尽管如此,席勒的作品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所创作的独特形式和风格形成了许多现代艺术家的启示,包括安迪·沃霍尔和弗朗西斯·培根,他的作品也被广泛地展示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画廊中。而其中收藏最多的,就是本次与东京都美术馆联合举办的利奥波德博物馆(创始人是一位牙医,如果没有他,席勒的许多作品也许难以被完美地保存到现在)。
东京看展须知
展览一般都是不允许拍摄,只有某些特定展区可能会有拍摄许可,请仔细阅读美术馆里的各种告知和指示。展览门票都可以在宣传网页上找到渠道购买。这次展览是东京都美术馆,位于上野站。以及展览周边非常实惠,200人民币就买到了展览画册,里面详细介绍了整个展览的画作以及利奥波德博物馆的缘起,席勒的一生。
在这次展览,看见一个老爷爷拿着铅笔很认真对着画作在导览图纸上做笔记,看得心里颇有感触。所以推荐大家来东京玩可以忙里偷闲来看个展,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海上星光也会持续更新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