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偶然刷到连篇累牍的“美国登月是造假”的文章,我想起前些年,送给朋友家小孩一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阿波罗:一部看得见的航天史》。这么多年过去,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发消息过去问问,他说小朋友非常喜欢,经常翻看。听到这个回复,我大感欣慰。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身为半吊子航天爱好者,我读过不少关于“阿波罗”计划的专著,也写过若干关于NASA和“阿波罗”计划的文章,有一些还颇受欢迎。但是,如果你让我去直面那些“登月造假”的质疑,想让我去“打脸”,那多半要失望,因为我自己都能肯定,自己一定会败下阵来,因为有些质疑我确实没法回答,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过,它们也不能说服我,“阿波罗登月”是假的。

“阿波罗登月”这回事到底是真是假?最常见的诘问是:你又没有参与,你又没有见证,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呢?

对啊,这世界上这么多事情,我们如何判断真假呢?最简单直接的,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见到过、触摸过、体验过,那多半是真的。某些命题普通人都能确切知道,比如昨天没有下雨,今天早饭吃了面包。如果你跟他说“昨天就是下雨了”,或者“你早饭吃的馒头”,那他一定会知道,你说的是假话。

但是,个人的经验又非常有限,然而人又有着无尽的好奇心,总想知道“没见过的世界什么样”。那么,个人经验之外的论述,如何判断真假?

我的答案是:依靠知识体系。依靠多层次的考察,多角度的交叉验证,如果得到的结论趋于一致,那么基本可以认定为真。

我曾读过关于“阿波罗”项目的书籍中,也谈到了对登月真伪的质疑,一位亲身参与的工程师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

现在有许多人质疑“阿波罗”登月是伪造的。如果具有工程学基础常识就知道,整个项目持续十多年,参与者达到几十万人,在这样的规模和时间跨度下造假是非常困难的。更关键的是,整个项目可以细分为无数的小问题,而各个问题又都有对应的答案和解答过程,这些答案能彼此组合起来,互不冲突……只有真实的工程能做到这一点。

正是基于此,我以为没有必要为“登月是否造假”去浪费时间。前面我说了,确实有一些质疑,以我目前所知还无法回答,但绝大多数的质疑,如果你之前有足够的积累,其实是相当容易回应的。这些回应甚至都不需要用到太多细节,只要有足够的科学素养就可以。

首先探讨“科学无禁区,任何质疑都应该欢迎”。

确实,许多质疑者一开始都会强调这一点,作为自己立论的基础。不过,我想许多人大概误会了这一点。

科学当然没有禁区,但不见得一定要欢迎任何质疑。许多质疑根本就不值得花浪费时间。下面且举两个例子:

第一,如今仍然时常有人质疑能量守恒定律,继而声称自己发明了永动机。这样的“质疑”和“发明”,就不值得浪费时间。

第二,前些年曾有高校科研团队发论文,声称可以实现“熟鸡蛋变生”,引发业界群嘲。在当时,我没有看到谁跳出来,依靠“科学无禁区”来质问“熟鸡蛋怎么就不能变生?”

质疑当然可以,但质疑本身也需要有足够的质量,并不是任何成色的”质疑“,都值得认真对待。

然后探讨逻辑。

许多质疑者都强调两条逻辑论据:“以50年前的科技水平,登月成功根本是极小概率事件”,“如果50年前都能登月,为什么50年后一直上不去呢?”

我想说,逻辑当然有用,它是我们展开思考、执行推理的规则。但是,单纯的逻辑往往无法穷尽所有的现实可能,所以纯逻辑思考并不一定能指导现实,相反可能闹大笑话。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是有例证的。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主张“重的东西下落的速度一定更快,轻的东西下落的速度一定更慢”。这就是一个纯逻辑的推论,看起来无懈可击,也确实误导了人类一千多年,直到伽利略做了实验,大家才发现其中的谬误。

在现代,蒋介石政权在辽沈、淮海战役中一败涂地。但是如果仔细去看蒋的作战计划,就会发现这些计划也是环环相扣的:每一步,“匪军”如何行动,“国军”如何应对,都显得胜券在握、成竹在胸。从逻辑上看,这些作战计划也无可挑剔,但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了。

最后我想说,掺和当下的“登月造假”实在是很浪费时间,与其每天喜滋滋地去发现“登月造假”的蛛丝马迹,不如认真去读一读关于“阿波罗”计划的专著。几十年来出版的这方面的专著数不胜数,中文翻译版也非常多。如果真正潜下心来读完一两本,就会知道“登月”这回事远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在许多领域,别说人家努力找出的答案,就是人家面对的问题,都已经远远超出目前某些整天呱噪的质疑者的认知范围。

举个最近的例子。前几个月,我才知道NASA花了很大力气来解决恼人的“月壤”问题。

在“阿波罗8号”第一次绕月飞行时,宇航员们观察到,太阳从“月面(不是地面)”升起的时候,也有美丽的光晕。这有点奇怪,月球与地球不一样,月球没有大气层,为什么还会有光晕呢?

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制造光晕的并不是大气,而是月壤。月球表面在成千上万年的时间里,经历各种陨石的撞击,形成了大量细小的灰尘。有些撞击引起的高温足够把月壤熔铸成玻璃,也造成大量玻璃碎屑。加之月球上没有风也没有水流来打磨这些碎屑的棱角,所以它们一直保持着锋利的边缘。

细小的灰尘,边缘锋利的玻璃碎屑,给宇航员在月球的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困扰。灰尘会附着在宇航服和设备上,无孔不入,造成故障和短路。玻璃碎屑的危害更大,因为它们会直接划伤设备。有鉴于此,迄今为止最后一位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7号”宇航员塞尔南说,“灰尘可能是我们在月球上进行活动的最大障碍”。

在月球面对太阳的一面,因为紫外线和X射线的照射,灰尘会丢失电子,表面带上正电荷;在背对太阳的另一面,灰尘会从太阳风中吸收电子,带上负电荷。两面的电势差可以达到3800v之多,大量的灰尘就漂浮在这巨大的电势差中。只要进行月面活动,就必然要“泡”在月壤灰尘的迷雾中。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在“阿波罗”计划中,NASA希望有设备将这些灰尘“打扫干净”,但结果很不如人意。

最新的解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50年后的今天,NASA选择了用石墨烯材料制成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轻巧、导电性好、柔韧性也非常好。

在宇航服的表面,以碳纳米管织成细密的网络,再接上交流电:电压在600-1000v之间,电流则只有3mA。随着电流方向的不断改变,宇航服表面形成了持续不断的电场,将带电的灰尘“推出去”。对于不带电的灰尘,这套系统同样有用,依靠“介电泳(Dielectrophoresis)”效应,通过控制电场的场强变化率,就可以控制不带电灰尘的受力,同样将它们推离。

根据地面模拟测试,这套系统激活之后,可以有效去除90%左右的灰尘,效果好得惊人,远胜于其它除尘方式。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我之所以说“争论登月是否造假是浪费时间”,问题就在这里。如果你真的对登月有兴趣,真的去学习和阅读,会发现无数个类似的问题:问题之后有背景,解法之后有分析和理论,最终还有实验结果来佐证,这才是完整的闭环。

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你时常会感到脑洞大开,无比过瘾,甚至能触类旁通,成就感和收获感实在远胜于“我又挑出了一点毛病”或是“我又拆穿了一个阴谋”。

当然,这或许也是我自己的个人判断而已——我总觉得,不断证明“你看我说的就是对的”的人生实在很乏味,而时常发现“我又多懂了一点东西”的人生,才真正有趣。

注:关于月壤的文字和图片来自Real Engineering的视频《The Problem with the next Moon Mission》,官方频道下面还有相关人士的留言讨论,实在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