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跟风看完了最近大热的《美国工厂》,零散谈点感慨。

第一,关于该片的导演Julia Reichert和Steven Bognar。

Julia Reichert和Steven Bognar多年来一直在通过影像关注美国普通人的生活,被誉为“俄亥俄州独立电影的教父母”。1978年,Julia的纪录片Union Maid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1984年,纪录片Seeing Red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2009年,Julia Reichert和Steven Bognar拍摄了堪称《美国工厂》前传的the Last Truck: Closing of a GM Plant(最后的卡车,一家通用汽车工厂的关闭),记录的正是福耀代顿工厂原址上,之前通用动力的Moraine工厂最后的岁月,此片获得了2010年奥斯卡最佳记录短片提名。据他们说,“讲工厂倒闭这部片子引发的泪水,比之前以小孩对抗癌症为主题的纪录片还要多”。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Julia Reichert的纪录片都采用“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风格。如果你看过《美国工厂》就能体会到,什么是“直接电影”(解释来源于网络):

_“直接电影”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以罗伯特·德鲁和理查德·利科克为首的一批纪录片人提出这样的电影主张:__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永远只作静观默察式的记录;_不需要采访,拒绝重演,不用灯光,没有解说,排斥一切可能破坏生活原生态的主观介入。

_DIRECT CINEMA 直接电影一种现场拍摄、非虚构、细观的电影类型,使用轻型的摄影机和录音机,记录事件实际发生的状况,只用本身的声音。__最早出自亚伯索斯。__指以写实主义电影风格拍成的纪录片,和「真实电影」的摄制有许多共通处,如以真实人物及事件为素材,客观纪实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叙述等。__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的唯一差别,在于直接电影视摄影机为安静的现实纪录者,以不干扰、刺激被摄体为原则;_真实电影则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揭露他们的想法。

当然,要实现“直接电影”并不容易,现实中的拍摄往往会受到许多限制。导演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开始福耀方面想“雇佣”他们拍一支纪录片,但导演坚持独立拍摄权和剪辑权。最后是福耀的CEO曹德旺点头了,让导演可以自由拍摄,“真正的随意拍摄”。这样拍出的影片才显得生动、真实、可信。

同样有趣的是,尽管导演的目的是避免极化,希望让不同观点派别的人都能有共识,但是《纽约客》杂志评论道,这部由奥巴马夫妇成立的“高地制片”公司支持的影片,反映了川普时代的新的娱乐:讲述的是经济因素如何把国家引入政治极化状况的故事。

在接受采访时,导演夫妇说:

(中国)确实存在很强的使命感,一种民族性质的使命感。 他们(中国人)正在崛起,在美国,大部分工人却在从稳定的中产衰落到底线——中产的下层。 感觉就是,如果你回头去看自己的上一辈或者上两辈,他们都比你要过得好。 我们越来越糟糕,文化、国家、社会都在变糟糕。 这样的未来看不到希望,中国却恰恰相反。

那么,这部片子的导演是在恶毒攻击中国吗?建议你认真看看《纽约客》的文章。在文章结尾,作者讲了个故事很说明问题。

在《美国工厂》一次展映会上,Micheal Moore也来到了现场,他在1989年完成的纪录片《罗杰和我(Roger and Me)》,记录了是通用汽车总裁Roger Smith为应对全球化挑战,关闭若干工厂尤其是Moore所在的密歇根州Flint工厂的故事,堪称是《美国工厂》的先驱。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Rober and Me的拍摄现场

展映结束之后,一名大个子观众忽然站起来对Moore表示敬意:“你的影片对我,对我们这些生活在中西部,成长于工人家庭的孩子都有深深的影响。我们的故事通常不会出现在银幕上,我们的声音没有人听见。而你,帮我们发出了声音。”

第二,福耀的管理方法其实没有那么“另类”。

大概许多评论者都出身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看到站队、点名等等管理手段都会感到震惊。不过我想说,这并不值得稀奇。我虽然一直在互联网行业,但是也深度接触过制造业、物流业等传统行业,这些手段其实相当常见。

实际上,管理从来没有一定之规,“有效”是最常见的诉求。互联网公司的管理看起来人性化一些,宽松一些,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互联网公司的收入较高,员工文化水平较高。许多互联网人投身传统行业之后,都会对人员管理问题感到头痛。我曾有朋友去做电商,无论如何也搞不定仓库人员的管理,最后经人指点找了个当过皮鞋厂厂长的家伙,一周搞定。他的许多管理手段,确实让互联网出身的人目瞪口呆,但也不得不承认有效。

而且,这种风格也不是大陆企业所特有。前段时间看过一篇关于富士康去捷克开工厂的深度报道,详细记述了富士康从在捷克Kutna Hora开设工厂十多年的经历。最开始,富士康的管理照样严苛,比如高强度的流水线工作,办公区不能喝水,上厕所时间受限制,加班没有津贴,安全保障不到位等等情况都引起了捷克工人的抗议,认为台湾式管理风格“毫无人道可言”。

有意思的是,虽然要求同样是要求严格,虽然同样生存经营了下来,但富士康的经历与福耀有很大不同。比如管理层,与福耀相反,投产几年之后,富士康就逐渐用当地人替换了来自大陆和台湾的管理人员。比如员工,福耀美国工厂的工人几乎都是美国人,而随着欧盟一体化的推进,富士康捷克工厂里的员工来自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等“不发达”国家,据统计总共来自29国。

同时,国籍与职位也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在工厂内部,管理层主要来自苏格兰、捷克、中国;行政和人力主要是捷克人;流水线上的工头大多来自捷克和斯洛伐克,工人则以“吃苦耐劳”的蒙古人居多——尽管捷克政府更偏爱把签证发给“文化上更相近”的乌克兰人,但富士康的管理层还是更喜欢蒙古人。

另一个区别是工会,与福耀面临的“员工投票是否要建立工会”不同,富士康入驻的时候就被政府要求必须成立工会。一开始富士康很排斥和工会沟通,后来逐渐发现了其中的好处:政府要求企业每年要么与员工一对一沟通,要么与工会代表沟通;有些客户也会要求工厂设有工会,审计部门也关心是否成立了工会……总的来看,容忍工会存在对企业来说是有若干好处的。尽管富士康婉拒了记者的采访,但还是在邮件里说明,“富士康已经连续五年被捷克政府评为最佳雇主前五名”。

要说明的是,工会的情况很复杂,涉及的因素很多,不能简单比较,一概而论。最起码的,美国和欧洲的工会文化大不相同,福耀面对的UAW(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势力也强大很多。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UAW的势力相当大

不过,美国媒体并没有以刻板印象来看待这部纪录片。《西雅图时报》8月25日的文章标题就是:‘American Factory’ doesn’t represent all Chinese factories(《美国工厂》不能代表所有中国工厂)。作者指出,劳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不与国别重合;同样身为中国公司的比亚迪,其在北加州兰开斯特(Lancaster)的工厂就与当地居民融洽相处;另外还有许多工作环境更恶劣的工厂,恰恰属于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公司。

第三,解决文化冲突的有效手段是增进交流,尤其是普通人的交流。

在整部片子里都可以看到文化冲突。你可以看到,基本上在工作的每个环节,比如安全保障、工作方式、场所布置、计划制订等等方面,都有文化冲突。少数没有文化冲突的是大家工作之外的交流,比如钓鱼的交流,关于美食的交流,美方员工请中方员工请去家里玩枪等等,这大家公认比较开心的。

影片中有个姓王的小伙子,自述刚工作就进入福耀,算是十多年的老员工了。从他的讲述来看,他和美方人员相处比较融洽,也愿意沟通。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他的美国工友也说,“王把他知道的一切都教给我,对我很信任,我很感谢他,愿意为了他承担一切(大意如此)”。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王”就是图中这个小伙子,美国人和他打交道多是笑咪咪的,这张图也被众多英文报道引用

这些都说明,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要想解决冲突、消除分歧,重要的不是摆出“旗帜鲜明”的态度,不是占据“大义凛然”的高地,不是简单粗暴地分界限打标签扣帽子,而是抱定平等心态,耐心努力去理解他人。

这种现象,在年初热门的NHK纪录片《为中国改革开放出力的日本人》中也有引证。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宝钢开始建设时,中方派遣了许多技术骨干去日本学习,下班和周末日本员工就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吃饭娱乐。后来日方员工来中国支援建设,又被热情的中国员工请回家做客。尽管中日两国的文化不同,尽管当时经济水平相差很多,但许多年过去了,大家如今回忆起那段时光,还是很怀念那种快乐。

最后,“市场”真不那么值得崇拜。

“市场”如今得到许多人的称赞甚至崇拜,似乎是万能的:无数的人可以因此合作,而根本不需要知道彼此工作的细节。套用软件工程的理论,市场完美地扮演了中间层,我们不再需要操心“市场”背后的景象,只需要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就可以。

但是包括《美国工厂》在内的无数作品都在告诉我们,“市场”这个中间层实在隔绝了太多东西。在市场上“同样”的商品,我们不会在乎它们是否来自血汗工厂,背后是否交织了太多的无奈——影片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矛盾,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需求”。而如今流行的消费主义,要靠不断“比比比、买买买”来安慰自己和证明自我价值的潮流,反过来又强化了这种种矛盾和无奈。

不要误会,“市场并非万能”的反面并不是“市场一无是处”,“市场不值得崇拜”的反面也不是“市场值得唾弃”。世界是复杂的,人类的感情也是复杂的。在我看来,许多时候承认有那么一些不完美,一些无奈,恰恰是人性的体现。换句话说,你在市场上赢了,未必值得崇拜,你在市场上输了,或许同样值得尊重。

从我自己来说,年纪越大越深刻感觉,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少昂贵的外在来装饰,而在于脑子里装了多少有意思的东西,内心的信念有多么强大。没错,就是这样。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意思,欢迎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订阅。

“余晟以为”虽是个人号,但只用心做原创,不虚张声势,不故弄玄虚,不带节奏,力求定期更新,只为和你一同探索世界,分享致中平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