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前些年我就和朋友开玩笑说,对我来说,许多微信群的意义几乎等价于澡堂子:平时根本当它不存在,不爽的时候进去冲两把凉,然后再出来。玩笑归玩笑,不少人也赞同——确实,大多数群都没什么意义,不需要去刷存在感。

不过最近我确实退了不少群,有朋友说:你看着不爽,不看就是了,何必退呢?退了“信息茧”不是越厉害?我想了想,不是的。

细数该退掉的群,大致有两类。

第一类我称之为“SOP型”。SOP就是“标准操作规程”,如果你去看过工厂的流水线就知道,每个工位上都贴有SOP,告诉你上一个工序的结果是什么,你要交出的结果是什么,每种情况应当怎么办,然后你不用动脑子照章办事就可以。

“SOP群”的反应也与之类似,我总结如下: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虽然老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如果真的半点新鲜也没有,日复一日都是机械的“照章办事”,是个人都会厌烦的——去问问生产线上的工人就会知道这点。社交本是疏解烦闷、提供新鲜感的手段之一,若也成了SOP,那真是再悲哀也没有了。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在复杂世界中,SOP式反应很可能完全偏离“实事求是”,甚至简直是大错特错。

比如广受好评的,美国作家何伟写的《江城》,讲述了他上世纪90年代在长江边的一座小城涪陵生活的感受。其中反复提到当地有很多古迹,随着三峡工程的修建,水位的上涨,古迹将会沉入水下,再也看不到。他总觉得,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如果按照SOP,看到这里要如何想?虽然水位上涨古迹被淹虽然是事实,但“可惜”表达了洋人的优越感,完全是在恶毒攻击。所以,我们应当抵制这本书,抵制这个作者,对吗?

但是如果你耐心继续接着读,冬天,作者感受到刻骨的寒冷,不得不打开电暖器让屋子变得暖和点。“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古迹被淹没的意义(大意如此,未查原文)”。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到了某种复杂的矛盾?一种超越了简单“对”和“错”的无奈和反思?许多时候,正是因为能感受和理解这种无奈,观点不同的人方才可以交流。

再比如,这几天热传的《美国工厂》,各种看法很多。最近被某些小报描述为“一贯反华”的《纽约客》前几天也发表了一篇文章,在介绍导演的过往一直在关注美国普通人的生活等等影片背景信息之后,在作者观影的放映现场,导演接受采访时说出了非常“大逆不道”的言论。

(中国)确实存在很强的使命感,一种民族性质的使命感。他们(中国人)正在崛起,在美国,大部分工人却在从稳定的中产衰落到底线——中产的下层。感觉就是,如果你回头去看自己的上一辈或者上两辈,他们都比你要过得好。我们越来越糟糕,文化、国家、社会都在变糟糕。这样的未来看不到希望,中国却恰恰相反。

“American Factory,” a New Netflix Film from the Obamas, Explores the Challenges of a Globalized Economy, New Yorker

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如果你纵览全文,发现它很难用“阴谋唱衰美国”或者“恶意捧杀中国”来概括,更多是描述一种复杂的困境,展示不同的侧面。在文章的结尾,一名现场观众表达的是对纪录片导演的感谢:我们出生在典型的工人家庭,很少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感谢你们,我们的声音才能被听到……

这复杂的一切,完全不能简单以SOP来应对。

不要以为这种例子很少,如果你认真去看,会发现这种例子俯拾皆是。前几周Wired有一篇文章题目是《西方人如何误解了中国的社会信用积分系统》,开篇就讽刺说:“许多人诟病中国的信用积分制度。但奇怪的是,对于中国的这套系统,他们自己还没有西方人了解得多……”

如今许多人都念叨的一个词是“降维打击”,我想这就是活生生的“降维打击”的例子,SOP被复杂世界降维打击了。当然,这并不妨碍“不知道自己被打击了”或者“假装自己不知道自己被打击了”。

SOP流行的群,不入也罢。

第二类我称为“抬杠型”。抬杠这种行为很好识别,他不以给出更多信息,引发更多思考为目的,而是以“你错了,我对了”、“你又错了,我又对了”为目的。所以它既不能存在于个人的反思,也不能存在于良性的对话,群,是抬杠的最佳生存场所。

下面列举几种典型的抬杠,并说明他们为何不能提供更多信息,引发更多思考。

第一种抬杠是“你不要以为你多看了东西就了不起”。

这种抬杠是最没有水平的,因为它首先暴露了“自己看得不够多”,而且搞错了目标:多看资料并不是为了“了不起”,而是加深对世界的认知。

毛泽东同志在遵义会议上,就遇到过这种抬杠:“你不要以为你读了点《孙子兵法》就了不起”。当然,他的反问也很有力:“那你倒是说说看,你读过多少《孙子兵法》,你懂得多少《孙子兵法》?”

第二种抬杠是“对错都是相对的”或者“没有十全十美”之类相对主义说辞。

这种说辞不能说它错了,但几乎可以用在任何话题上,所以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法聚焦到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一个人当然不可能能永远做好事,但具体到他做的这一件事,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如果不能简单下“好”或者“坏”的结论,那到底可以列出哪些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呢?

这些问题答不上来,相对主义说辞就没有现实意义。

第三种抬杠高级一点,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来。

比如你一说《人民日报》的报道,他必然要提“亩产万斤”。深入谈谈就会发现,这种人大概仅仅知道“亩产万斤”这么四个字,报道原文大概都没读过,也不知道当时的社会环境,更不太可能看过各个年代的《人民日报》,不知道比如上世纪80年代,这份报纸曾经充满了朝气和理想。他能依据的,永远只有那么一两个简单的例子。

这种抬杠,时常让人想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

第四种抬杠更高级一点,有一点逻辑,虽然是断裂的逻辑。

这种抬杠的典型例子,比如本来在讨论一个问题,你问他“某人说的这几段话有什么问题?” 他就要说:你看历史上这个作者就说过不靠谱的话嘛;既然这个作者历史上说几句不靠谱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不靠谱的作者;既然他是一个不靠谱的作者,那么他所有的话必然不靠谱;既然他所有的话都不靠谱,那么眼下这几段,不管是否事实清楚、逻辑流畅、观点清晰,总之就是“不靠谱”。

这种抬杠就像毛毛虫一样,来回来去也只有不断收缩-扩张,不过,外人还真容易看得眼花缭乱。

说到底,如果你所在的群强烈表现出上面两种特征,那么我劝你立刻干脆退出——相信我,这样退群基本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避免了信息污染,也避免了浪费口舌。要知道,成年人如果没有反省的习惯和求真的意识,想要被说服几乎是不可能的。不信你去看看科学史,即便在天文学大发展之后,还有那么多人不相信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而且几乎都可以拿出一套套雄辩的逻辑。

说实在的,如今社会高度发达,只要你有一份收入,经济能自立,不管你是相信“天圆地方”之类的古老信条,还是相信“人是猴子变的”这样歪曲的进化论,都不怎么影响生活。既然如此,何必非要冒难堪也好恼怒也好的代价,去被他人说服呢?

如果你认同上面这些观点,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退群了怎么办?会不会出现“信息茧”、“回音壁”,只跟自己观点相同的人交流,越来越狭隘,越来越极端?

答案是:不会。

除了上面说的类型,如果你呆的群仅仅是有不同意见,但大家基本可以做到言之成理,而且不断有高质量的参考信息冒出来,那么继续呆着很可能会受启发。若大家的面子观点不那么重,被人指出错了能坦然面对,而不是放纵自己的恼火,勃然大怒要“把面子找补回来”,那么大家都可能受益更多。

有人问,不少群友确实做不到“言之成理”,但是退了群,该上哪打发时间?

我的答案是:脱离社交媒体,认真多看点严肃的东西,丝毫不会有“疏离感”。

就拿大众话题来说吧,前段朋友们都在讨论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我也能参与几下,只是电视剧太长没时间看,但前两年书刚出来我就看完了。想起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原著《大江东去》十年前我就看过了而且写了篇 书评 大力推荐。今年上半年热播的《都挺好》,原著《回家》我买的是一版一印,扉页还有作者签章……

有朋友觉得很神奇,其实一点不神奇。我所做的无非是控制花在社交媒体和“个性化推荐”的时间,定期去扫描若干严肃媒体的报道,坚持看看不热门但质量很高的专栏或公众号,每天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读书。无论你之前有没有积累,这样做个三五个月,绝对可以看出效果,尤其是在周围人普遍被社交媒体和“个性化推荐”垄断的今天。

最后,经常有人问我有没有粉丝群、小密圈之类。我在这里统一回答:没有,实在没有那些精力了。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意思,欢迎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订阅。

“余晟以为”虽是个人号,但只用心做原创,不虚张声势,不故弄玄虚,不带节奏,力求定期更新,只为和你一同探索世界,分享致中平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