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2020年6月26日

前段时间和一个在德国的朋友吃饭,聊起天来,我比较好奇她为何交往的基本都是德国人,中国人很少。答案却让我更加新奇:“这还用问?就是被自己同胞坑多了呗。”

她给我举了个例子:在本地微信群里认识了其他一些妈妈,大家总是一起遛娃。有一天在遛娃时,另一位妈妈说“xx,你看我们也这么熟了,不然本周末去你们家包饺子吧。”还没等她答复,其他人就纷纷说好。这位朋友本来并没有准备,但也不便反对,也就答应下来。

哪知道到了周末,提出建议的这家人早早就来到朋友家。“一家三口都来了,美其名曰自己带了馅,其实就是带了一块肉而已,还得我自己绞碎……她们家三口人,从早上十点就来我们家,吃过中饭又在我们家休息,吃过晚饭才走,两顿饭都是我准备,最后她们还发个朋友圈说‘包饺子好开心’,其实她们根本就只是包了一下而已嘛”

听完这段经历我有点哭笑不得,问她为什么不直接拒绝,甚至下逐客令。她撇撇嘴说:“我不好意思,这种话我说不出口啊”。

“为什么不好意思呢?你到底在担心什么呢?” 很快我就发现这个问题是多余,因为根本问不出答案。

尽管没有答案,但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两件事,算是回答了这个疑问。

一件是当时院子里有其他小朋友来我们家玩,把家里柜子抽屉翻得乱七八糟,我父亲回家看了很生气,直接找到那个乱翻的孩子,正色道:到别人家最基本的礼貌是不要乱翻东西,你这样做不对。以后你们在外面玩我不管,但请你以后不要到我家来玩,因为我们家不欢迎你。

另一件是我自己去好朋友家玩,捉迷藏时无意打开柜子,发现好玩的东西,也没有征得同意便自己拿出来玩。朋友的父母虽然平时对我相当好,这次却很严厉指责我做得不对。更糟糕的是,他们还告诉了我的父母。本来我以为父母会站出来替我说话,没想到他们完全“胳膊肘朝外拐”,也加入指责我的阵营。那场景下的别扭委屈,我一直记得。

这两段经历让我深深记住了“规矩”的重要性,虽然它们并不愉快。等我长大,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迷恋“说话的艺术”,似乎凡事都可以讲得圆融完满又不留痕迹,同样也非常迷恋“听话的艺术”,似乎听话时脑袋总是要多转几个弯,琢磨出“背后的意思”。看小说更是增强了这种印象,不少小说里对对话语言的各种解读,远比“螺蛳壳里做道场”还要夸张,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但是仔细对比现实生活,才发现世界本来没有那么多“说话的艺术”和“听话的艺术”。而且,过分迷恋这种所谓“艺术”,往往把简单的沟通弄复杂,把简单问题变成了捉迷藏,引出各种猜想和误会。相反,赤裸裸的、直截了当的“就事论事”,尽管看起来尴尬,其实反而是最简单、效率最高的方式。

而且,即便是所谓“尴尬”,许多时候也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只要保证以下几点,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尴尬。

第一是提升自己的情商。

讽刺的是,“情商”在中文世界里往往被歪曲为“会说话”,比如那个经典的例子,看到朋友的准儿媳就说“这孩子和他爸一样,真会挑”。实际上,真正的情商是指人能够有客观觉察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比如对某件事情很愤怒,却不会被愤怒冲昏头脑,而知道这种愤怒纯粹是近期的情绪波动在鸡毛蒜皮小事上的投射,和鸡毛蒜皮的小事本身无关。

一旦有足够的情商,“直截了当”就不会是没来由的莽撞。或者说,毫无来由的莽撞言论会受到情商的克制,不会有得到表达的机会。

第二是表达要真实。

真话之所以有力量,恰恰是因为它是真实的,而不是其它。一旦这种真实被发现存在夸张,表达的力量也就随之动摇。

我自己以前也不太注意这些方面,往往为了加强表达的效果,会对表达加以夸张,似乎这样做让自己的话更有分量。结果,一旦被别人指出夸张或者不实的成分,问题就不再是“你的话里有多少水分”,而是“你的话看起来不可信,无法分辨真假”。结果连本来为真的部分都要遭到怀疑,得不偿失。

有九分把握,绝不说十分话。这样看起来虽然不那么有感染力,久而久之,却可以积攒下良好的信誉,这种信誉比任何形容词都要有分量。

最后,如果你之前不习惯这样直截了当的沟通,那么反复操练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我的那个朋友,我问她,如果直接拒绝对方来自己家里,或者吃过中饭就请对方走人,到底有什么困难。她想了半天说“其实也没什么困难,但我就是说不出口”。确实,我知道有许多人的确“就是说不出口”的,更尴尬的是,不少时候对方就是算准了你“说不出口”,让你吃哑巴亏。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花大量时间去学习,最终“比对方还会说话”,但不是只有这一条出路。许多时候,鼓起勇气直接说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后果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甚至根本没有什么严重后果。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