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2020年5月14日

之前我写过《 我发现了性价比最高的育儿方式》,提到如何控制电子设备对孩子的吸引力。尽管iPad上各种App光彩夺目,花样繁多,但小朋友玩了一会儿之后还是会放下iPad,过来跟我说:爸爸,我想跟你聊天聊会儿。

有人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想,主要就是父母要多与孩子聊天,而且要重视与孩子聊天。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一开始就懂得这个道理,起码对我来说,是后来才明白的。

要明白这个道理,还得从我自己的体会谈起。

技术做了许多年之后,我发现技术其实一点不难,只要你有耐心,会搜索,愿意思考,几乎总会找到答案,而且是“标准答案”。相比之下,如何与其他人相处、协作,反而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往往没有标准答案。

为什么相处、协作这么不容易?我觉得重要原因之一是情商不够。

对,我说的是“情商”,但不是国内流行的那种“会说漂亮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情商,而是《情商》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定义的“情商”,简单说,是觉察、了解、控制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协作不是由理性来统御的,而必须以感受和情绪作为依托。所以,它根本没那么多道理可以讲。

以我的经验,了解情商只要读这本书,其它的许多解释都是扯淡

比如我有时候不高兴,但不知道由来,纯粹只是不高兴,而且因此迁怒于他人,这样就没法交流。有时候很恼火,认为其他人蠢,不理解自己,没逻辑,这样也没法交流。还有时候很沮丧,因为根本无法说服他人,协作更是遥遥无期。

以前我觉得这是因为自己权力不够大,或者威信不够高,等职位升高了就好办。后来我才发现,这些不高兴、恼火、沮丧,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权力或者威信,而是我们缺乏情商的教育和训练。

如果不能以外在的视角观照自己,观照世界,那么人就成了情绪的奴隶。不高兴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高兴,也梳理不出逻辑链条,所以放任“不高兴”的情绪驰骋;认为其他人没有逻辑,往往是因为听不进去,也没有耐心去理解其他人;至于无法说服他人,也可能是因为表达能力不够,无法被其他人认同,而不是别人存心作怪。

这些道理容易明白,但做起来真的很难。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很可能不知不觉就被情绪牵着走,回到了之前的老路,变成了情绪莫测又不容易沟通的人。正因为如此,从小训练就非常重要。

回想我们自己的成长,似乎就是被“教化”到符合某种形象或者社会习俗的过程。在我们哭泣的时候被告知“不勇敢”,大笑的时候被告知“不得体”,恐惧的时候被告知“胆子大一点”,忧伤的时候被告知“向前看”。

为什么哭泣,为什么大笑,为什么恐惧,为什么忧伤……似乎外人并不尊重这些情绪,也不想了解这背后的原因。久而久之,这些情绪的知觉就变得麻木甚至隔膜,自然也就无法驾驭了。

所以我说,家长与孩子聊天很重要。通过与孩子聊天,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也是在培养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习惯和能力,从小培养情商。

我观察到,许多孩子之所以被家长认为“不好养”或者“不听话”,其实不是性格问题,而是交流问题。比如孩子或者哭或者闹,家长往往很烦恼又没有头绪,应对就是扬汤止沸,告诫孩子“别哭”或者“别闹”,似乎只要孩子不哭不闹了,问题就不存在了。

看看周围,有多少家长真的有耐心,有能力去探究孩子哭闹的原因?许多家长问“为什么哭”其实就暗含了责备情绪,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哭是不好的”。还有些家长或许耐心更充分点,但询问“为什么哭”也只是虚与委蛇的铺垫,马上就转入“你不该哭”的说教模式。

前段看到一个朋友说,问某个小朋友“你看起来不太高兴,为什么呢?” 孩子瞬间大哭起来。问了好半天才知道,原来在孩子的印象里,被父母问这种问题,接下来不是严厉的教训就是长篇大论讲道理。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情绪的觉知,远远不及对外人说出“不高兴”的敏感。

于是,孩子的情绪源源不断地产生,家长和孩子却都对此蒙在鼓里,只关注于压制最终现象,长此以往,孩子情绪的变化就不可捉摸。

更不用提,不少家长讲话时往往不考虑孩子的体会和接受能力,只是强调“有道理”,却忽略了无法与孩子思维的“对频”。长此以往,助长的是家长“不讲道理的权威”,这种权威在孩子小时候或许还有用,到一定年纪必然轰然倒塌。

所以我的选择是,通过与孩子不断的谈话,引导孩子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情绪,诚恳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要随便加以褒贬。换句话说,家长谈话时一定要抱有平等的好奇心,既是引导孩子继续说下去,也是引导自己深入了解孩子的世界。

孩子在高兴的时候,能说清楚有多高兴,为什么高兴;在悲伤的时候,能讲明白有多悲伤,为什么悲伤……

重要的不是高兴和悲伤,也不是高兴和悲伤的对错,更不是要刻意让孩子保持情绪的平稳,而是孩子必须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感受,清楚陈述背后的理由。

这样做起码有几大好处:

第一是给了孩子足够的尊重,让孩子知道他的感受是正常的,说出自己的感受也是很正常的,只要说出了“我昨晚没睡好,所以我今天不高兴”,就会被理解和关爱,而不是被埋怨或教训,久而久之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就很强;

二是加强了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家长都知道“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但真正关键的是具体怎么个“不同”,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学习、猜测来了解,但无论家长怎么用心,都比不上孩子自己的直白陈述;

第三是逐渐培养了他的反思能力,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就能发现有一些情绪是有问题的,会通过理性来控制。比如“我上周没睡好,所以我今天还要不高兴”就站不住脚,他只要说起来,自己都觉得有点可笑。相比之下,无论是教训“不要总哭丧着脸”,还是想尽办法逗笑孩子,都起不到上面的效果。

而且,即便在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一定要从孩子的处境设身处地地思考,找到他能理解的素材,运用他能理解的思维来讲解,而且要多问“我有没有讲清楚”。

有天中午,我们家小朋友在闹“为什么还不天黑,我要赶紧天黑”。我询问之下才知道,因为他期盼天黑了我陪他看书,所以着急天黑。然后我问他,“因为天黑了爸爸可以陪你看书,所以你不想要下午,但是还有小朋友下午要出去玩,希望天黑前多玩一会儿,如果一眨眼就天黑了,这些小朋友怎么办呢?” 然后他就笑:“这样不行,那我只能等着了”。

当然这是极理想的情况,也极不容易做到,因为需要很大的耐心,但我仍然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但让孩子变得“好养”,更重要的是,一旦孩子从小习惯这种表达和思维方式,他就逐渐具备了“他者”意识,知道世界不是为自己存在的,能够审视自己的感受和结论,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自我克制,也更容易被其他人理解。有这样的习惯,长大之后在协作、社交方面都会很受益。

还有些人担心,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不是太单纯,心思太透明,容易被人看穿?这个担心我也考虑过,但我觉得毫无道理。

首先,通过反复的表达和思考加深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并在不断的交流中打磨、修正这些认识,这种能力一定是值得培养的,它可以让人心胸开阔,避免被想象或者臆测的世界观所蒙蔽。

其次,这种能力从有到无是很容易的,只要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对什么人应当克制,就可以做到“得体”。相反,从无到有则极难,你当然可以什么话都不说,但遇上真正需要交流的场合就左支右绌了。

我之前写过《 与一位留学生朋友聊天》,许多朋友都说喜欢。但我也要承认,这种交流方式虽然有效而且亲切,毕竟成本太高,不具备普适性。这么说来,把它用在自家孩子身上,其实是最恰当的。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意思,欢迎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