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我不知道你听不听播客(Podcast),反正我是听的。好的播客不必增加眼睛的负担,也不会干扰开车走路打扫卫生,但可以带来头脑的充实,实在是一举多得。

2019年到现在,我听过最有意思的播客是“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当然,因为某些变故,如今它已经转世重生,名叫“随机波动”。

为什么要强调“女性媒体人”呢?这个问题值得多讲几句。

老实说,一开始听这个播客,我确实还抱着点“猎奇”的心理。毕竟在生活中的许多场合,女性往往是以男性的点缀出现的,或者起码是作为“男女平等”的一方的角色出现的。如果纯粹由女性主持,而且是文化类节目,到底能做成什么样子,不少人内心是要打个问号的——坦白说,我也是如此。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最初的转变来自伊藤诗织的《黑箱:日本之耻》。本来我以为,女性遭受了性暴力却一直得不到公正的结果,结果无非是“内心平和一点的祥林嫂”嘛。看完我才发现,之前自己的认识完全是基于男性的想象。对有这种遭遇的女性来讲,不说“追求正义”,哪怕仅仅是“摆脱不正义”,也已经步履维艰了。

在许多人的内心里,施暴的男性往往被认为“有本事”、“有魅力”,而女性不过是“玩不起”、“太较真”。如果女性能突破这种世俗的压力,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必然遭受更大的压力。比如被家人朋友嫌弃“丢脸”;比如需要不停复述自己的经过,每一次复述既满足了某些人的窥淫欲,也加深了自己的心理创伤;再比如会被“荡妇羞辱”,会有无数内心阴暗的人把自己之前生活的种种细节拿出来大肆炒作,认定“一贯如此”、“罪有应得”……

老实说,正是从《黑箱》开始,加上后来陆续听这档播客,了解了女性对许多问题的真实感受和看法,我才意识到所谓“男女平等”和“女权”,并不是字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性别不平等的潜意识深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许多男性甚至女性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主张性别平等的声音才显得喧嚣、刺耳、不受欢迎。

然而你一旦能够放下身段、耐心去听取这些声音,就会有新的发现——女性的世界观不是男性世界观的子集,也不是男性世界观的精细化,两者应当互补,互相调和,才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在美国大热的Daily Show主持人Trevor Noah的自传《天生有罪》里,他母亲从小教导他:你必须尊重女性,尊重每一个人,不应当存在“我是你的母亲,所以你应该尊重我,其他女性不是你的母亲或者姐妹,所以你可以随便把他们如何如何”的区别。这个道理看起来简单,但是扪心自问,做起来却着实很难。

今天我想推荐的是《随机波动》对弦子的采访。

“弦子”这个名字大概许多人都听说过,她是去年勇敢爆出央视主持人朱某性侵案的受害者,虽然此事到目前仍然处于不了了之的状态。

不过,这一期节目却不是谈的当年性侵的细节,而是讨论勇敢站出来诉说自己经历的“米兔”运动。从前年到现在,“米兔”似乎层出不穷,这才有了本期的标题《你没办法拦住下一个要站出来的人》。

大陆Metoo两周年:“你没办法拦住下一个要站出来的人” | 随机波动006

虽然弦子只有二十多岁,但她用乐观热情的声音,传递了许多让我也深受启发的观点,比如:

  • 对名人的道德要求高,意味着社会对名人有更高的期待,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 企业与公众人物在某种程度上的绑定,恰恰有利于维系这种“更高的道德期待”,如果每逢出事企业都可以迅速与个人切割,那么这种约束力其实是很弱的;

  • 家境贫寒的孩子,往往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所以很容易被各种手段收买、“私了”,也很容易被污名化;

  • 法律教育的目的不应当只是告诉你“什么不能做”,还应当告诉你“当你被侵害时,有什么办法、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 有一些被性侵的女孩最后选择和解,这种选择完全无可厚非,当事人不应当一辈子陷入到性侵的经历当中,这也并非背叛对帮她维权的人,因为维权的目的说到底就是尊重个人的意志;

  • 弦子的父母曾埋怨她不该维权,闹得满城风雨,正常生活都被影响,弦子说:“要怪你也应该去怪朱X啊,怎么能怪我呢”(我不得不说,这个回答真是太妙了)

类似的闪光点还有很多。总之,如果你不排斥,我绝对推荐你去听听这期节目,相信会有启发。

大陆Metoo两周年:“你没办法拦住下一个要站出来的人” | 随机波动006

如果听完还有兴趣,也可以像我一样持续关注这档播客,找找以前的好内容。比如与历史学家罗新老师聊天的两期节目,都相当有意思。

和罗新聊历史写作:生动的现实帮助我们认识生动的过去 | 随机海啸003

苹果、长城、道士塔:和历史学家罗新的第二次聊天 | 随机波动005

最后,祝你周末愉快。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意思,欢迎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