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出乎我的意料,最近最受关注的文章竟然是《 坚持了两年之后,小朋友突然不想去打冰球了…》,其阅读量是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而且持续增长。

我仔细分析,主要的读者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与孩子的相处中遇到问题的家长,他们希望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或者“还能怎么做”;另一方面是自己孩子也打冰球的家长,大概他们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对我来说这纯粹属于误打误撞,实在太意外了。

因为跟我谈起这篇文章的朋友不少,所以今天更新一下后续,希望仍然对各位家长有帮助。

首先,我家小孩“不打冰球”的问题已经阶段性解决了。

最近的一次激励来自学校的体育课,老师让孩子们体验曲棍球。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曲棍球”的英文是Hockey,而“冰球”的英文是Ice Hockey。实际上两者也确实差不多,主要区别是冰球需要穿冰鞋来打,而曲棍球一般是在草地和平地上打。

看起来其他很多小朋友都没有打过曲棍球,而冰球俱乐部的夏季训练就是曲棍球,所以他可以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全场比赛唯一一个进球的就是我!”,他说起来满是骄傲的口气,也确实收获了其他同学的羡慕——小朋友对事物的好恶,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所以他当然有动力继续练习下去了。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比赛瞬间,以1对3也无所畏惧

其次,不少朋友问我,怎样“既不撕破脸皮又能说服孩子”,有什么锦囊妙计。我只能说,实在没有什么锦囊妙计。充其量,我只能想到几条基本原则。如果您实在百般无奈甚至怒火攻心,不妨深呼吸,静静默念这几条基本原则,没准会有帮助。

第一,家长要保持理性。

许多人对此非常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绝对比孩子有理性,其实大谬不然。要知道,坚信“自己一定比孩子有理性”,许多时候纯粹是感性的判断,根本与理性无关。

举个典型的例子,我观察到同一个家长可以同时说出下面两句话,而丝毫不感觉有问题:

  1. 小孩想学画画,家长一口回绝:“没必要学,咱们家祖上就没出过艺术家,没那基因,学了也白搭,纯粹浪费钱”。

  2. 小孩成绩考得不理想,家长勃然大怒:“你父母都是家族里第一代大学生,妥妥的学霸,真的不理解,你继承了这么好的基因,怎么能考得这么差?”

这位家长对“基因”的理解缺乏基本的生物学常识,认为生物遗传的过程如同去自助餐厅吃饭,一切唾手可得。这点姑且不论,单纯把这两句话放到一起,就能看出明显的逻辑矛盾。因为如果“祖上没出过艺术家”所以小孩学画画是白费功夫,那么“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无疑只能是基因突变、偏离正常状态的结果。换句话说,家长本身是“特例”,小孩学习不如家长,只不过向正常状态回归的自然过程。

可惜的是,这样的家长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可想而知,在这种非理性的状态下,家长无论如何“鸡娃”,都只能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所以我经常说,家长不要对自己的理性有“迷之自信”。通常来说,家长确实比孩子更有理性,所以家长也更应该警惕自己的不理性,这才是“保持理性”的关键。

第二,家长和孩子的信任非常重要。

曾经在饭桌上听到过两个朋友的谈话。朋友甲专业技术很强,但相处起来总感觉有点奇怪,具体说就是容易多想,也极度缺乏安全感。朋友乙相对显得平常一些,但足够平和、自信,打起交道来也很舒服。在那天的饭桌上,甲乙聊到深处,发现他们的一大不同:

乙从小的成长环境,让他相信“只要我不是刻意去害人、去做坏事,那么不管闯了什么祸,我家里人都会无条件相信我、支持我”,所以做人处事多了几分从容。而甲从小的成长环境,让他相信“凡事都应该做到最好,但凡出了一点差错,就必然会被家长责骂”,虽然他很努力的学习工作生活,却时时谨小慎微,处处提防他人。

聊到最后,甲非常羡慕乙的生活:“虽然我赚钱多,但其实我过得很不幸福,我也知道大家不喜欢跟我打交道。今天我大概发现了问题所在,但木已成舟,许多东西对我来说已经是条件反射了,很难改变”。

据我观察,家长要解决与孩子相处的问题,首先要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出现这种问题,然后才谈得上解决问题。要获得这些信息,很大程度不是靠家长的察言观色、神机妙算,而是要依靠孩子的讲述。如果要让孩子讲出真心话,就必须以“家长值得孩子信任”为前提,否则就是徒然。

每个孩子在成长早期,对家长都是无条件信任的。但是许多家长不懂得珍惜这种信任,于是这种宝贵的信任,就被家长的不关心、不耐烦、负面评价甚至打压所消耗,最终荡然无存。如果两代人之间连基本的信任都做不到,所谓的“沟通”就不能解决问题,而只能制造问题。

也请家长朋友不要相信“等孩子进入叛逆期,多少信任都是白搭”之类的鬼话。如果家长和孩子之间已经建立了足够的信任,在叛逆期确实信任水平会下降,但之后还会回升。相反,如果之前没有足够的信任,那么叛逆期的信任降到冰点之后,会一直维持在此,余生都难以恢复。

第三,家长要保持对孩子的好奇心。

我很早就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我小的时候,爷爷辈的人谈起我的学习,多半是以“讲道理”为切入点,强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基本是单向输出。而我母亲这一辈人,往往会先问问情况,“最近学习怎么样,考了哪些好成绩,哪些功课觉得难”——这会让我感觉好一些,起码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感受。

不幸的是,我很快又会被各种大道理教育。比如你说自己这段时间对数学的兴趣下降,马上就会迎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教诲。你说自己与英语相比更喜欢语文,等着你的就是“英语和语文都很重要,不能偏废”。这时常让我感觉,说出自己的感受,其实就是在各种大道理面前“碰壁”的过程。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等自己成了父母,我时常提醒自己,克制住“太早讲道理”的冲动,而是耐心听孩子说完: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的想法是怎样的,你为什么这么想…… 我经常发现,听完孩子的完整讲述,才知道自己之前的设想从头到尾都是错的。

就拿劝说孩子继续打冰球为例。我曾给他讲了许多大道理,结果都是对牛弹琴。我也曾尝试用明确的奖惩措施“督促”他继续,却同样徒劳无功。只有在与他谈过,与他身边的人谈过之后才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他的感受,他的社交需求。升到新的球队,需要面对全新的伙伴和教练。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要把什么东西当成“一生志业”实在还太早,社交需求对他们才真正重要——这一点,我虽然很早在书上看过,但直到经历此事才算深切体会到,也由此打开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

我相信,许多家长跟我一样,对待孩子时,潜意识里秉承着“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的观念,以为“一切尽在掌握”,所以看到小孩不愿意训练,就想当然认为这是“偷懒”或者“兴趣转移”。其实事后想起来,这实在是狂妄之极的想法。基于一厢情愿的想法去对待孩子,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

说起“对孩子的好奇心”,还有一个事例,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有一年新年,我给小朋友买了一盒瑞士巧克力当礼物。打开来,每一小块巧克力的包装,都是瑞士的一个著名景点。一起玩的时候,我给他逐一介绍了每个景点,并说自己去过其中哪些,没去过哪些,并约好以后带他一起去。

后来有天我们要出门办事,说好他可以带几颗巧克力路上吃。我已经准备好了半天,他还在沙发上翻来覆去地摆弄那些巧克力。我等得很不耐烦,想着“该走就走,守时是应当从小开始培养的习惯”,所以没好气地说“你还在那里磨蹭干嘛,随便拿几块赶紧走吧。”

他大概感受到了我不耐烦的语气,眼眶顿时湿润了。只听他委屈地说:“我只是想把这些巧克力分成两堆,爸爸去过的是一堆,没去过的是另一堆,我想把没去过的先吃掉,爸爸去过的地方我要先留着“

瞬间,我感到一股暖流,混合着浓浓的悔恨与自责,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冲破了我内心所有的屏障,淹没了我脑海里所有的念头。“爸爸错怪你了,爸爸以后一定耐心等你把话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