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弹道导弹发射

按:之前介绍过the Perfect Weapon这本书(《 趣谈美伊信息战》),有朋友希望我对介绍其中的内容,下面你们该如愿了。

如果你的记忆能保持比较长时间,也经常关注世界新闻,那么多半没忘记2016年。

2016年4月到2016年10月,某国(以下简称K国)进行了密集的导弹试射,一共发射了八次“舞水端”弹道导弹。其中一次成功,七次失败。许多人对此相当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技术落后导致的必然结果。然而,如果你对武器和战争有基本的了解,就会发现其中的蹊跷。

“舞水端”导弹源自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潜射型号,尺寸不大,威力却很大,相当符合该国的要求。作为已经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型号,“舞水端”的技术相当老旧,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相当成熟。

弹道导弹最早由纳粹德国研制成功并投入实战,但当时的技术相当粗糙。真正的研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冷战中的美苏两国都玩命投入资源,在纳粹德国的基础上研制。怎奈弹道导弹是全新的武器,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太多的领域需要探索,所以在初期,发射失败对于美苏两国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参见《 系统问题应当如何排查?看看NASA著名的“10厘米发射”吧》)。

然而在这之后不久,弹道导弹的奥妙就被掌握,各种型号的弹道导弹如雨后春笋一般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上世纪60年代诞生的“舞水端”导弹,已经是成熟时代的产品。在六十多年之后的试射,失败率仍然高达88%,这个数字显得尤其诡异。

更加诡异的是,每次对导弹试射高度关注的美国国防部,每一次的宣布都显得冷淡而漠不关心,除了对事实的描述,不见更多评论。五角大楼的官方新闻稿往往是这样:“北美空防司令部(NORAD)判断,此次发射导弹的行动,不会对北美构成威胁”。却不给出任何理由。

不过,这绝非实情。

K国的每一次发射都在五角大楼的严密监视之下进行,所有的相关数据都被悉数采集、录入、分析。美国某官员后来告诉《纽约时报》记者:我敢打赌,NASA用来分析登月计划的时间,也不会比细查那些导弹的时间更多。

更诡异的是,每一次发射失败之后,五角大楼里都有人在扪心自问:这真的是我们做的吗?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之前说过,奥巴马政府曾经实行过“奥运”行动,通过网络攻击,破坏了伊朗的离心机系统(参见《 趣谈美伊信息战》)。在尝到网络攻击的甜头之后,在觉察到K国的导弹威胁之后,奥巴马政府打算故技重施——虽然这时候已经太晚,来不及让整个计划倒退,但是起码,可以让整个计划暂停。

相对来说,伊朗的核反应堆是比较容易下手的目标。因为这里地址固定,硬件方案不难猜测,人员交流复杂。完全可以先在外部搭建模拟环境,演练完成之后再找可以进入的人员——不限于军人,还有工人、科学家、工程师等等——注入攻击代码。

据参与攻击的人员透露,时间其实相当充裕。先准备好攻击代码,继而由人带入基地,然后观察离心机的运转情况。如果没有效果,可以改进代码,过一周或者一个月,又会有时间带入。由此不断迭代,周而复始,最终见效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导弹发射与此不同。在伊朗离心机事件曝光之后,各国都提高了安全戒备,网络攻击的难度大幅跃升。加之弹道导弹的研制远比核设施保密,地点难以琢磨,人员高度固定。唯一合适的窗口是导弹加注燃料准备发射的那段时间,所以无论最终效果如何,只有一次评估机会。

更何况K国与国际交流本来就少,导弹已属机密,发射地点更是密加一等,兼有各种伪装动作,更有可能导弹可能并不从固定地点发射,而是采用移动发射装置,监测已经足够困难。

更难的是攻击效果的验证。如果目标是几百台全天运转的、一模一样的离心机,效果是相当容易验证的。而导弹的发射成本高昂,机会相当有限。即便发射失败,也无法验证到底是导弹本身的问题, 还是攻击奏效。实际上,几位美国官员曾经表示,攻击小组始终没有给出任何证据,证明某次发射失败是攻击奏效的结果。

但是,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美国确实策动了网络攻击。那就是关于“发射失灵(Left of Launch)”的一切。

美军术语里的left of,本意来自“在这时刻之前”,引申为“制止、中止”。之前在中东,路边炸弹曾经让美军焦头烂额,所以CIA曾经有过著名的left of boom,也就是“爆炸失灵”,也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在路边炸弹爆炸之前就发现它,解除它。left of boom最终被证明相当有效,在某个时期之后,路边炸弹对美军的威胁已经大大下降。这一次,美军希望借鉴left of boom的思路,让导弹在发射之前就失效。

传统上美军并不会采用这种方法来对付来袭导弹。一直以来,美军的思路都是基于全面覆盖的监测网络尽早发现,然后发射导弹拦截。过去几十年,美军在这套系统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累积了相当多的经验。海湾战争期间声名大噪的“爱国者”导弹,是这种防御系统第一次被公众所知晓。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但是美军也清楚,这种“以导弹打导弹”的办法,效果并不好。比如,苏联就有“饱和攻击”的策略,一次发射大量导弹,数量多到美军绝对无法招架。所以冷战期间,即便美军已经部署了大量导弹防御系统,真正起作用的还是“确保互相毁灭(M.A.D. 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的策略,简单说就是“就算我防不住你的导弹,我也来得及打完我的所有导弹,大家一起玩完”。

苏联解体之后防御导弹的压力骤降,相应承包商获得的资金也骤降,需要寻找新的名目。

另一方面,“以弹打弹”的成功率始终不高,即便是曾经大放异彩的“爱国者”导弹,其拦截概率也只有四到七成,还必须多发齐射才能做到。原因在于弹道导弹的速度极快,弹道随技术发展而越来越难预测,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拦截概率很难有飞跃性提升。

所以,“发射失灵”策略应运而生了。与传统思路不同,它不对来袭导弹进行任何物理攻击,而是在对方导弹发射之前就破坏其电子设备。这样,无需任何攻击,来袭导弹即便顺利发射升空,也是百分百的“臭弹”。

当然,“发射失灵”作为一种新的手段,也带来了伦理上的困境。传统的拦截策略在战争伦理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你打我,我防守。

但是“发射失灵”不同,某种程度上它相当于:只要我猜到你要打我,虽然没有证据,也没有行动,我也可以先去你家搞破坏。这到底是经典意义上的“防守”,还是某种变相的“进攻”,实在不容易说的清楚。

不过无论如何,美军还是实行了“发射失灵”的行动,虽然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开展的,绝不让外界所知。而外界首次知道“发射失灵”策略,还是来自美国大军火商雷声公司(Raytheon)无意间公开的介绍材料。

在这份资料里清楚列出美军对于弹道导弹的各种防御策略,最初阶段就是在导弹的生产和部署阶段,执行Left of Launch;在之后的一页里更是注明,2025+ 计划的重点之一,就是Left of Launch。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这一资料流露之后,美国各大媒体都进行专题报道。但是,大家都只知道Left of Launch策略的存在。它到底是如何实施的?它的效果是如何评估的?这些信息全都不得而知,官方讳莫如深。除了参与者,没有人了解任何信息。这情况与“斯诺登泄密案”很相像,大家只知道他们做了什么,却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做的。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作为后续,或许是K国早已有所察觉,或许是美国媒体泄密。总之,2016年过去之后,该国另起炉灶,放弃了“舞水端”导弹,发展了一型全新的弹道导弹。整个2017年,导弹试射次数远超过2016年,不但导弹射程大幅提升,成功率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2%一举提升到88%。

这种改变,到底是因为发射方采取了防范措施,让Left of Launch失灵?还是Left of Launch升级到了更高的策略,只要有一次准确验证效果,其它时候就能狡猾地隐藏自己?目前,谁也没有答案。

实际上,或许美军自己也不知道确切答案。虽然美军成立了网络司令部(Cyber Commander)统筹各方资源,但很难真正统一两派不同人马的作风:来自五角大楼的人更像军人,时刻需要秀肌肉,验证效果;来自国家安全局的人更像黑客,热衷于发现各种漏洞,埋下各种木马,却决不暴露。

或许这就是信息战的突出特点,一场真正“看不见、摸不着”的较量,一项离不开技术人才,但又无法完全驾驭技术人才的使命。

实际上,信息战与传统战争模式截然不同,如果你看到Left of Launch觉得很神奇,很高科技,那么欢迎继续关注本公众号。下次,我们来讲一个美国在信息战中一败涂地的故事。

延伸阅读

系统问题应当如何排查?看看NASA著名的“10厘米发射”吧

趣谈美伊信息战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