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展信佳!
换平台似乎消耗了很多能量,花了一段时间来消化这个状态。对于一个没有宣传、一介草民自说自话的Newsletter来说,大约损失了一半的订阅,有种需要重新出发的感觉。
虽说,自我表达和记录的主线其实不受这些事情的影响,但是多多少少情绪上会波动一下,吗?
仔细考虑的话,觉得也不是。是倦怠吗,疲惫、倦怠影响着精力、心情、以及各种表现。那是,需要振作,吗?
但是躺平和摆烂也是一条出路,做得到,吗?
也可能是借口啦,道理太多,反而想不清楚,那就该躺就安安心心躺着,该跑该跳就认真跑认真跳,就算做仰卧起坐也认认真真做好仰卧起坐,顺其自然的走下去咯~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郭德纲:我不是什么相声大师,我就是看坟的......】

1.
这个视频是促使我终于要写本篇的动因。

本来是打算放个声音陪自己做事儿的,结果不知不觉,在up主温和又坚韧的声音里,随着视频里那些和相声有关的名字一个一个袭来,停下了手上的事儿,认认真真的拿起手机静静地看完了。

非常好的文案、非常吸引我的题材,好久没看到这么朴实温和又情感饱满的视频了,认认真真看完,擦干不知什么时候流下来的,不知是为了谁、为了什么的眼泪,深呼吸——

确确实实的,每当看到足够打动我的好东西的时候,那种想要分享的劲头,和当初学魔术想要给别人看的感觉是一模一样———“这个好这个好,你快来看呀~”。

2.
总觉得过去的相声有趣,多元,敢说,痛快,针砭时弊。它源于草根市井,说着普通人关心的话题。现在好像,隔靴搔痒,都在饺子里。

确实是和政策环境有关,不过我觉得有时候,也确实是自我阉割。边界,是争取出来的,边界是个角力的结果,如果一直不去探寻边界,甚至自己越缩越小,大多数时候,只会让边界越来越收缩。人是不会知足的,以及,人也不会在没有阻力的地方,感觉到你的退让,而只会觉得是应得的。

3.
视频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有的之前道听途说听了一点点。

有人有风骨。

穷是穷,苦是苦,热爱还是热爱,风骨还是风骨。

也有人坏。

也有人有担待。

也有更多的人不好说也说不清楚——

看到郭德纲刚出来的时候,在合肥橱窗表演,卖笑的视频,谁又容易呢?

“一路走来步步血泪,无人扶持,势必嫉恶如仇。”

怀念那个松弛有趣、语言阴阳满屏的,百花齐放的日子。

看着这些画质粗糙、音质粗糙的老视频,却听着现在很难看到的好内容,有一种,吃得又好又坏的感觉。

4.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以前听相声的时候,很喜欢马三立,最开始只是听,喜欢这个老头的声音、节奏、气口。后来喜欢看,看这个老头说话的样子,温和,平静,哪里想得到他在10年期间,被打成右派,差点熬不下去?

前段时间看微信读书上架了《一百个人的十年》,是冯骥才著的, 大学的时候看过,后来找不到了。当时看下来印象很深,深受触动,很喜欢这种——讲普通人的故事。

一百个人的十年》,初版名为《100个人的10年》,再版时改名,是冯骥才著纪实文学作品,收文29篇,记录了29位平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不幸遭遇。1991年出版,同年英译本(书名《来自旋风的声音》)、日译本出版。2003年、2004年、2008年、2014年、2016年再版。

写这段的时候,重新去微信读书找,发现又下架了,怎么说呢,唉…… 一百个人的十年小说 - 冯骥才 - 白鹿书院公益图书馆

顺便就看了一篇,想起大学的时候那个闷热的下午,躺在床上,一篇篇看着的时候流下的眼泪。摘一点点感受一下:

大人物的经历不管多悲惨,也不能和小百姓们相比。大人物的冤枉总容易解决,小百姓们如果没碰对了人,碰巧了机会,也许很难得到命运的晴天,就像梁山的李老师正好碰上我读过使他冤屈的故事那样。我想,至今天下还有多少人含冤未平,无论是活着还是已经死去的?

以及,冯骥才说的好:

我每次采访之前都要向被采访者说明我为什么写这本书。我对他们讲,这本书不是为了我,也不仅仅是为了你们,而是为了一代受难的中国人;我要把这一切告诉后代,使他们永不重复我们的苦难。

5.
评论区人才辈出,有人整理了相声的“传承”表。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而最喜欢的评论还是这句: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明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读书的时候学的这些诗词,读了、背了,无数年后随着经历慢慢累积,有天走在路上, 可能突然一惊:哦,那句诗大概就是,这个感觉吧。遥遥地和古人击掌。

视频最后说:

十年一瞬、百年一叹,
回首相声史记,
见一身名为中国的伤痕,
听一曲名为命运的悲歌,
多少荣辱,几多悲歌,
也下作,也高贵,也受追捧,也承糟践,
千种辛酸、万种滋味,
写不尽也便不写尽。

唏嘘吗?唏嘘。一声长叹。不过也都是,别人的故事,而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下去的。

包括别人的故事里的别人,最终,不也,都走下去了吗?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闫鹤祥这段脱口秀真的看一次感动一次 舞台上真情流露_哔哩哔哩_bilibili

1.
前面的视频看完,就想起这段,最近两年看过的,很喜欢的表演。看这段录像,感觉观众在有的地方都不敢笑了,好在很好地释放了压力,观众也随之松弛下来。

很喜欢他这段脱口秀的劲儿,自己说自己,把自己的郁闷苦楚委屈都切开了剁碎了撒上辣椒淋上酱油端出来,说得自自信信清清脆脆落在地上叮叮当当乒乒乓乓。

逃避虽然可耻但是真的有用。聪明的人/ 厉害的人,总会在逃避以后,休整好状态,安好心神以后,重新出发。

人生路漫漫,总有出路。

逃避以后,最终还是需要回来面对。但如何面对,各有各自的解法。

这TM才是中国自己的佛罗里达13_哔哩哔哩_bilibili

想起这种视频,视频里有身边的生活。疯、真实、癫狂、有趣、各有各的解法、各有各的自我、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乐趣,都活在当下,活在身边的人身边。
我还怪喜欢这类视频的,会有一种,看见人间的感觉。

对你来说打破日常的,也许是别人的日常。

想起一个很有趣的片段的话(大意),应该是在南百城的某一期城堡newsletter那边看到的:

在兜里准备一包碎彩纸,随时准备为生活中的好事撒花。

chatGPT生成上图


不想工作,每天都很累:你不是懒,而是“内心失序”了

我前段时间有种状态是,什么也不想做,又感觉非要做一点事来缓解无聊,于是我漫无目的地去刷手机,浏览网页。
这时候,人就会开始变得烦躁,会觉得心很痒,像是心里有一根火柴在胸口使劲划拉,但是燃不起一点火花。
这种低电量、低能量的倦怠状态,还有一个词也能概括,叫:内心失序。

非常准确地描述了我这几年时不时会经历的状态。

认真阅读如何解决,希望能让自己回到舒服一点的状态,大概方法是:不控制-去理解-换情景。emmm,哦。

最近顺着之前看王德峰的心经讲座的路线,在看禅修的东西,希望也能有一些出路吧。

另外就是,其实我觉得写下来(不只是newsletter),让自己的情绪被自己看到,也是一种解法(的一部分)。


及早离去

虽然是投资人的文章,但不只是讲投资啦。我觉得最打动我的是关于注意力的描述。重要的不只是分配事情的注意力时间,还有注意力的深浅。

我想说的「及早离去」,是离开那种持续牵扯你注意力的状态。
如果说注意力是我们每个人最宝贵的资产,愿我们都能把它浪费在值得的事情上。

让我想起我读书的时候流行过的一段话:

生命无意义,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比如接吻。

也想起曾经看到过一首可爱的诗: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 PoemWiki

我想和你互相浪费
一起虚度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
一起消磨精致而苍老的宇宙
比如靠在栏杆上,低头看水的镜子
直到所有被虚度的事物
在我们身后,长出薄薄的翅膀

发呆、虚度、浪费,也是生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呢。


事件—安妮·埃尔诺

⭐⭐⭐⭐⭐(五星制)

我在出差去大理的飞机上看的这本书。刚好遇到天气不好,盘旋在大理上空,半小时的样子看完了。很短的书,几番停下来,有一种令人不适的感同身受,仿佛陪着作者重新经历了一切。

那些友好的,不友好的,窥探的;那些无助、不知所措、任由发展的、一往无前、以及两眼一闭心一横的片段,都血淋淋的展现在面前。

尽管很多小说都谈到过堕胎,却从未提到过实施的细节,更没有告诉读者,它究竟如何发生。在女孩发现自己怀孕的时刻与她卸下负担之间,一切都被省略了。

这是一本关于堕胎的书,写得也很赤裸,但是很有意义,就像作者说的:“在女孩发现自己怀孕的时刻与她卸下负担之间,一切都被省略了。” 不被看见,就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觉得不管怎样,都是值得看一看,这种书,总是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知道:世界上有的人,有过怎样的经历。

很多经历,值得被看见。

宝贵的人生建议-凯文·凯利

⭐⭐⭐⭐(五星制)

一直久闻凯文凯利大名,然而,《失控》在我书架上大概放了有8年了,还没拆塑封。

发现这本书的时候,在jd搜了下,本来想买纸质的。发现好贵。去微信读书一看,短短2w字+免费,😤 有一种,“怎么骗钱”的感觉。基本上就是他在twitter上的一些话的汇编。一边感慨一边翻开,想着两下看了。然后:

“哇,这不就是我想的。““这和我做的,觉得对的不是一样吗?”以及更多的“ 哇,说的对说的对”“好好好,让我也试试” 。看完的感觉是:“好的,也不算骗钱、甚好”。

看的时候就忍不住截下来的:

一些深有感触的:

大多数争论
其实跟争论本身毫无关系。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无法通过争论来赢得争论。

以及类似前面提到过的,虚度和浪费:

人生中至少留一件事,
在这件事上,你不追求效率。
多花时间享受这件事,
即使此事非你所长。
这是你的欢娱时间,
将让你永远年轻。
绝不要觉得这么做有错。

比如我一直愿意相信的:

做好事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当你做好事时,
人们会质疑你的动机,
你的任何善行都将很快被遗忘。
但还是要做好事。

要摘录的话,可能会不小心全文抄下来,最后用一句喜欢的结束吧, 喜欢的话建议大家自己去翻翻看~

不要坐等风暴过去,
在雨中起舞吧。


Real Love - TEN'S UNIQUE/KAYA/JAMS ONE/BEAR B/1LAW

音乐推荐的部分,我总是当时听到以后,会发给自己,等到写的时候,再翻出来挨着听一遍,回忆一下当时为什么要给自己推荐。

这首点开之前我已经完全忘记自己点了喜欢这件事儿了。然而旋律想起,瞬间就懂了当时的自己:

轻松、洒脱,带一点乱七八糟的夕阳感,远远的逆光的地平线边蹦蹦跳跳跑过来几个朋友,在向我招手。半眯着眼睛看清来的小伙伴,开心的挥手,然后一起下班。

这首歌大概就是这个感觉吧,非常适合,周五下班前的一首歌~

南音-方大同

收到方大同去世的消息的时候,刚睡了午觉醒来,躺在床上眼泪就下来了。(这两年确实年纪大了眼泪也有点容易出来了呢?)

脑子里第一反应是,不是刚发了新专辑吗?我才在Hopic那里看了专访:

可能是方大同新专辑的唯一专访!丨真假方大同终于同框丨HOPICO_哔哩哔哩_bilibili

以为他是已经从生病里恢复过来了,一切都走向好转,谁知现在想来,更像一封留给世界的遗书。

我感觉应该可以说很多:

读书的时候很喜欢听他的歌,是属于那种整张下载下来放到mp3里慢慢听的歌。那会儿还要挑:嗯,这张专辑里,这几首不太喜欢,有点陈旧,有点像以前的作品。。。

很喜欢他翻唱那首:Nothing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u.

还有红豆、复刻回忆、苏丽珍、三人游、四人游……

方大同属于那种,不说起,不会想起自己原来喜欢他那么多歌的歌手,淡淡的,但就在那里。也属于那种,“原来真的有那么多人喜欢的哦?”的歌手哇。

但是感觉又没什么特别想说的了,他也不属于很多话题的人吧,最热门的话题大概就是和薛凯琪的关系?旁人有什么资格说呢?

想起以前朋友吐槽说,“方大同确实很好,很厉害,但是歌词感觉都是随便写的~”哈哈哈。

放了一段时间,脑子里浮现的却是这首,关于阿炳的歌:

他人穷名不穷 他人穷志不穷
音乐证明他有用
回家路上由他老婆掺扶着
拉奏着那一曲才最感动
……
漆黑北风中 飘渺的烛光中
他想他总能为人们奏出彩虹
音乐自己懂 一样有听众
沿途点亮他命运的灯笼
二泉映月 他才不管红与不红

我会觉得,这也是他对自己的提醒和注解吧。

Hopic的专访视频是2024-10-18发出来的,视频简介里写的:谢谢你做的音乐,未来不急,我们等你。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

我想,确实,

一切都有尽头,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离别是空悬,

在千寻之外,你依然存在,

谢谢你做的音乐,

谢谢你奏出的彩虹。


碎语

1.

拖得时间长其实有另一个好处,会积累更多想要分享的日常见闻,而会少一些自己的无关紧要无病呻吟的“疼痛文学”。

2.

成都的春天真的很舒服,等朋友一起吃完饭之前,在附近的街区随便走了走。开车路过的时候一闪而过的、需要识别、处理的人事物,回归了原来的本来的样子,像春天的风一样把人包裹进来,温温柔柔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3.

最近AI依旧高歌猛进,一会儿一个新玩意儿,一会儿一个革新。宣传语就和魔术道具的宣传片一样,咋咋呼呼的,连带着修饰用的词语都通货膨胀了。

试着用Trae做了一个工作用的小软件,能用的瞬间真的是开心的。有一种,掌握生产工具且生产结果触手可及的快乐。

另外,用GPT和Gemini结合着慢慢调整,给自己生成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卡通图,忍不住就出了一整套~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让AI打工的时候,突然很理解资本家,去上厕所之前一定要先给他一个指令让它跑着,不能休息。

4.

16年在莫斯科出差的那段时间真的很快乐,快乐到时不时会回忆起来,仿佛从奶奶的铁盒里摸一颗糖出来含着。

而当时的朋友突然发来的问候,会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转眼快十年了,一起胡闹的朋友,已为人父。当时说要去新西兰找他们玩的事儿至今没有排上计划。但也会觉得好像,当作念想,比去实现更好。

看着对方发过来的照片,很难说清楚是哪种开心,但是被遥远的人惦记,真的会让人心情愉悦和感受到存在。

愿浊酒相逢,可笑与君谈。

100.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你的时间。

订阅地址:https://quaily.com/off-beat

如果觉得这封newsletter有那么一点点意思,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所以也没关系,都可以。)

如果有什么想聊的,想和我讨论的, 可以直接回复这封邮件,

或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通过微信 offbeat00 联系我

我们下期见~